“在臨牀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也會使用人工智能(AI),之前一些覺得需要10年到20年才能瞭解的,現在很容易通過AI做到,也許並不完美,但是通過AI已經非常接近完美了。” 4月2日,武田全球研發總裁浦安諦在2024武田研發中國創新論壇期間向澎湃新聞記者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從AlphaGo戰勝人類棋手,到ChatGPT橫空出世,再到Sora驚豔亮相,AI正在不斷影響世界,醫藥行業也不例外,而浦安諦的上述觀點則是AI應用在醫藥領域的部分體現。剛剛過去的3月,巨頭入局,融資不斷,可以看到,AI製藥正在受到新一輪的追捧。多家藥企巨頭高管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AI有望在包括輔助藥物研發等多個醫藥行業場景進一步落地。

融資、衝刺上市、收購……AI製藥三月進展不斷

AI製藥並非剛剛誕生的全新賽道。早在1981年,美國《財富》雜誌就對計算機技術設計藥物進行了封面報道,並將這種技術稱爲“下一次工業革命”。

中信證券研報曾指出,僅2020年,國內AI製藥的投融資額就超過31億元,同比增長近7倍。頭豹研究院在《2022年中國AI製藥行業概覽》的報告中提到,預計2026年AI製藥潛在市場空間將達到3643億元。

今年三月,國內先後有兩家本土AI製藥相關企業獲得新融資,包括由廣東省小分子新藥創新中心孵化的新樾生物完成A輪數千萬元融資;衍因科技獲得數千萬元天使輪資金支持,資金將用於生物醫藥數字化科研協作平臺——衍因智研雲的產品升級和商業推廣,以及生物醫藥AI大模型的應用研發。AI藥物研發公司英矽智能也在三月底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

除了一批年輕公司的活躍,AI製藥賽道的火熱更得益於巨頭企業的關注和加碼。在3月召開的“AI春晚”英偉達GPU技術大會(GTC)上,不僅有幾十場與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相關的會議,更吸引了強生、默克、諾華、葛蘭素史克(GSK)等跨國藥企巨頭。

GTC大會背後的英偉達作爲芯片巨頭也在加碼AI製藥。據醫藥魔方MedAlpha數據庫,截至2023年11月底,英偉達已投資了9家AI製藥公司。英偉達CEO黃仁勳在CTC大會後被問及“哪些行業可能首先經歷ChatGPT式的時刻”,他提道:“在生成可能的、可藥用的分子,具有特定靶蛋白質方面的工作非常理想,基本上是發現小分子藥物。”

當地時間3月18日,知名跨國藥企諾和諾德背後的企業基金會在官網發佈消息稱,丹麥正在與英偉達合作建立國家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該中心將配備世界上強大的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目標是加速從醫療保健和生命科學到綠色轉型等領域的研究和創新,支持開發創新解決方案來解決世界上最大的問題。丹麥方面的合作由諾和諾德基金會和丹麥出口與投資基金 (EIFO) 牽頭。

不少藥企巨頭通過與初創公司合作進入AI製藥賽道,三月誕生了一例跨國藥企對AI製藥公司的收購案:當地時間3月25日,擁有前任“藥王”修美樂的艾伯維宣佈收購AI製藥公司Landos Biopharma,總計爲2.125億美元,溢價160%。Landos的核心資產是創新在研藥物NX-13,用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已進入二期臨牀階段。

除了藥物研發,AI還能如何幫助藥企巨頭?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AIDD(AI藥物發現及開發)可實現候選藥物分子從頭設計,從“輔助”到“創造”,助力打開新藥研發新局面。AIDD通過深度學習可實現分子優化、篩選、預測、分析等,從而在藥物研發過程中降低成本、縮短時間和提高成功率,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越來越多的實際案例也證明AI在藥物研發過程中發揮的作用。3月初,英矽智能在《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發表研究論文,闡述由其生成式AI發現和設計的潛在全球首創TNIK抑制劑INS018_055從算法開發走到2期臨牀試驗的歷程,並首次披露該藥物的臨牀前和1期臨牀試驗數據。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表示,該藥的臨牀前和一期臨牀試驗結果說明人工智能驅動的藥物發現具有簡化藥物設計的潛力。

談及AI在藥物研發過程的作用,浦安諦向澎湃新聞記者提到,武田旗下的一款Tyk2抑制劑是治療銀屑病、銀屑病關節炎和炎性腸病的創新藥物,而這樣的分子研發也是藉由技術的輔助來實現的。浦安諦認爲,對於藥企而言,臨牀研究是昂貴的過程,這往往需要花費很多年以及幾個億的資金投入。同時,臨牀研究也十分複雜,“比如我們要有研究方案,最開始可能只有兩個文件,最後有幾十個文件、幾百頁的文件”,生成式AI可以把這些過程簡化,提升效率,這個是接下來幾年會看到的。

實際上,不僅僅是藥物研發,AI有望融入醫藥行業的多個環節。浦安諦提到,後續在遞交申請文件上,也會藉由AI的力量,其他領域可能還要進一步探索。

“(人工智能)對藥物的研發,尋找靶點、設計分子的結構這些,絕對有幫助。另外,對於大數據,患者的影像、基因檢測,包括患者病歷等方面海量數據的分析,能夠實現精確地知道哪個患者應該得到什麼樣的治療,就能夠大幅度地提高醫療和醫藥的用藥效率和水平,這也是一個空間。”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認爲,用好人工智能可以幫助藥企提升藥物研發、用藥等多個層面的效率。

“默克一個項目團隊通過使用人工智能,縮短了一半的分子開發時間,並且在這個領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默克醫藥健康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及國際市場負責人周虹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也表示,AI對醫藥領域效率的提高,不僅在研發方面,而且在製造方面可以預測供應,能更加精確。數字化、人工智能也帶來更多機遇,希望能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使研發更有成效。默克還將利用數字技術簡化流程,改善醫藥健康科普的溝通方式,提高公衆對疾病的認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