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安徽省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告《合肥市2024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市本級)》。

合肥市2024年度市本級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總量爲1990公頃。計劃編制的範圍爲瑤海區、包河區、蜀山區、廬陽區、高新區、經開區、新站高新區,計劃供地期限爲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

從供應結構看,商業服務業用地供應計劃爲66.67公頃,佔計劃總量的3.35%。居住用地供應計劃爲388.67公頃,佔計劃總量的19.53%。工礦用地供應計劃爲386.67公頃,佔計劃總量的19.43%。倉儲用地供應計劃爲53.33公頃,佔計劃總量的2.68%。公共管理與服務用地供應計劃爲400公頃,佔計劃總量的20.10%。交通運輸用地供應計劃爲666.67公頃,佔計劃總量的33.50%。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供應計劃爲0公頃。特殊用地供應計劃爲28公頃,佔計劃總量的1.41%。

合肥市居住用地包括:商品住房用地(含城市更新項目用地)供應計劃爲373.33公頃,佔居住用地供應計劃的96.05%;保障性住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供應計劃15.33公頃,佔居住用地供應計劃的3.95%。

另據合肥市本級2024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表,從區域分佈看,包河區計劃供應213.53公頃,其中商品住房用地209公頃,保障性租賃住房4.53公頃;蜀山區計劃供應63.8公頃,其中商品住房用地61.7公頃,保障性住房用地2.1公頃;高新區計劃供應22.9公頃,其中商品住房用地16公頃,保障性住房用地6.9公頃;經開區計劃供應17.26公頃,其中商品住房用地15.46公頃,保障性住房用地1.8公頃;瑤海區、廬陽區、新站區分別供應43.3公頃、11.6公頃、16.17公頃,全爲商品住房用地。

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表示,土地供應政策導向堅持以國土空間規劃爲底圖,調整優化用地空間,合理疏散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市區功能品質。根據各區功能定位,結合潛在供地需求,合理安排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結構、總量、佈局、時序和方式,支撐合肥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構建“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的空間結構。

堅持優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用地,加快推進“三大工程”建設。構建“保障+市場”的房地產開發新模式,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其中,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既要穩步提升空間供給質量,更要堅持以需定建、應保盡保。同時按照國家和本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求,加強預期引導,規範有序推進住宅用地信息公開,保障性住房用地信息一併公開。

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決策部署,結合羣衆密切關注、普遍反映的城市功能配套問題,強化規劃、供地協同,以繡花功夫實現規劃補短板。對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用地應保盡保、能供快供,推進市域公共服務均衡化。

堅持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統籌控增量、優存量、促減量。以長牙齒的硬措施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積極落實“增存掛鉤”制度,持續推進批而未供、閒置和工業低效土地全域治理攻堅行動,落實政府過“緊日子”的要求。加快實施城市更新戰略,重點保障城市更新重點片區(單元)、老舊小區改造、居住類歷史地段改造、棚戶區改造等居住類地段的更新利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