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曾幾何時,在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身患重病的患者,通過水滴籌、輕鬆籌等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籌集醫藥費,愛心人士獻出一份溫暖,確實幫助了不少深陷困頓中的人。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是非頻出。

近日,四川男子馮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籌款信息後,出於善心捐助20元,然而扣款後卻發現自己實際支付了23元。

在黑貓投訴上查詢發現,關於輕鬆籌對捐款者加收3元費用已屢遭詬病。有用戶提供的視頻內容顯示,通過輕鬆籌捐款20元,其第一次並未勾選“我已同意並閱讀”選項,彈出支付頁面顯示需支付金額23元,隨後便返回取消勾選,再次點擊支付後系統竟然再次自動幫其勾選並依然需要支付23元。

以“慈善”的名義讓大家捐款,卻在支付界面“悄悄”誘導用戶購買保險。支付界面底部“我已閱讀並同意”勾選欄下面有一行小字,就是這行語言表述模糊不清的小字再搭配上“我已同意並閱讀”的勾選欄,讓不少用戶在“不經意間”多付了3元錢的保險費。

莫名其妙多花錢,讓很多用戶質疑平臺在功能設置上有誤導之嫌,但更令人氣憤的是,自己花錢買來的綠醫服務,想使用的話可能並不容易。不僅時間限制較爲苛刻而且流程複雜,操作困難。

原本以爲此事是個例,卻發現輕鬆籌3元“綠醫服務”的報道討論遠不止於此。甚至不少網友表示通過輕鬆籌捐款後遇到了“被購買保險”或“被扣費”的情況。

近日,李女士向讀特新聞報料稱,她在輕鬆籌平臺捐款幾天後,突然收到來自“輕鬆保嚴選”公衆號發來的“投保成功”通知,並被扣費50元,而她根本沒有授權過該平臺購買保險。

有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求助或分享經歷,稱自己遇到過“不知情情況下,被輕鬆保扣費”的經歷,且大多在輕鬆籌平臺上捐過款。小紅書網友表示,其在輕鬆籌捐款後,頁面跳出一個寫有“保費1元”的保險產品,“點進去看了下,也沒見說這個東西會每月自動扣費,這個月就扣了我保費84塊錢”。

對於捐款人來說,本以爲愛心奉獻給了需要的人,中間卻不曾想到會遭到莫名扣款。相較於明碼標價,按照一定規則合理收取服務費,輕鬆籌的這波操作,不知道會寒了多少捐助人的愛心。

實際上,籌款平臺雖然以大病救助被公衆熟知,但是平臺背後的商業公司,依託愛心聚攏的流量,業務並不僅僅侷限於大病救助,賣保險更是成爲業務的大頭。

輕鬆籌旗下的“輕鬆保”,是一家互聯網保險銷售平臺,根據輕鬆籌官網介紹,其先後與國內多家專業保險公司達成合作,取得了單款保險產品購買轉化率高達13%,單月規模保費突破3億的成績,成爲互聯網保險銷售行業的黑馬。

可見,輕鬆籌的公益性和商業性並不能兼顧,當前的互聯網籌款領域,離規範化仍然還有一段路要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