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網訊,自1月美國《生物安全法案》被提出以來,藥明系與華大系便成爲了媒體和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連帶以藥明康德爲代表的國內CRO/CDMO行業,在資本市場上也受到了不小的負面衝擊。

4月4日,Endpoints發表的一篇報道再次激起市場波瀾。原文指出,美國生物安全法案(The Biosecure Act)所覆蓋的企業名單可能會覆蓋更多的中國CRO/CDMO企業,例如總部位於北京的康龍化成、總部位於南京的金斯瑞等。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法案提出了擴大“值得關注公司”名單的可能性,但截至目前,外媒提及的兩家中國企業並未被明確列入,外媒報道中所舉例子也並不意味着名單的擴容。近日康龍化成在投資者熱線中也表示,目前參議兩院官方版本的《生物安全法案》中未提及公司名稱,後續情況尚不明確,外媒報道中的消息來源也無官方依據。

同時不容忽視的是,美國的立法過程複雜且漫長,該法案在成爲法律之前,還需經歷衆議院的正式表決、參議院的審議投票以及總統的最終簽署,不確定性較大。考慮到各方利益的博弈,即便法案最終得以通過,其內容很可能在最終版本中經歷顯著的修改和調整。

外媒文章也明確表示,此項法案仍在美國國會討論中,可能永遠不會成爲法律,即便最終法案頒佈,目前也不確定其影響是否會擴大到更多的公司。

從行業視角出發,中美在醫藥領域的“脫鉤”並不符合美國本土藥企和公衆的利益。在全球創新藥物研發的產業鏈中,中國的CRO/CDMO企業已經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國內這些企業不僅享有全球稀缺的工程師資源,還得益於國內完善的產業鏈,能夠爲客戶提供高質量、高效率及高性價比的服務,目前已然成爲了全球製藥和生物技術企業的首選合作伙伴。對美國藥企來說,若排除中國的CRO/CDMO企業,尋找其他國家的替代者將是一大挑戰。如果法案最終通過並實施,很可能會導致美國醫藥研發成本上升,甚至出現供應中斷的風險,最終這些額外成本也將由患者承擔,這顯然不符合美國公衆的利益。

Endpoints的報道同樣提及了這點,美國腫瘤藥研發企業Enliven Therapeutics此前指出,若與康龍化成的合作被限制,Enliven的一款針對癌症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劑的研發和生產可能會被迫中止。一旦中美相關政策發生變化,Enliven很可能面臨產品供應中斷和成本增加的風險。

同樣,與金斯瑞有合作關係的美國生物技術公司Calidi Biotherapeutics也可能遭遇類似的困境。如果法案最終實施並將相關企業納入限制名單,Calidi正在研發的CAL1溶瘤病毒疫苗項目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

類似的情況並非特例。自《生物安全法案》提出以來,已有多家美國藥企公開表達了他們的擔憂。如果包括藥明康德在內的中國CRO/CDMO企業被納入限制名單,美國生物製藥行業可能會遭遇臨牀試驗的延誤和藥品供應的短缺。這種擔憂不僅限於個別創新藥企,跨國巨頭如默沙東等也在高度關注這一問題。這表明在全球醫藥產業中,維持現有的合作關係是各方共同的期望。

無疑,在醫藥這樣一個涉及民生且高度全球化的行業中,通過“脫鉤”建立自我內循環並不明智,也與美國本土醫藥產業及公衆的利益背道而馳。可預見的是,法案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越大,後續受到來自美國本土藥企的阻力也將越大。

外媒的報道也證實了這點。此次醫藥領域法案披露後,美國衆多製藥企業在向SEC提交的表格中明確指出,如果他們不能再依賴中國CRO/CDMO企業,研發上將可能出現諸多困難和延期。(燕雲)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