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的代表通道上,針對“孩子早晚要近視”這一問題,政協委員範先羣呼籲社會各界要進一步關注少年兒童的近視防控問題。據調查,中國兒童近視率居於世界第一。走進一間教室,從講臺往下看,都是成片成片的“小眼鏡”。重視兒童青少年用眼健康,築牢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防護牆”已刻不容緩。(4月7日 上觀新聞)

激烈的教育競爭環境下,大部分學生都在追求成績時忽視了自身的用眼健康,甚至有部分學生家長表示,即使用視力換取成績,那也是值得的。繁重的課業,對教育的焦慮,戶外活動時間的缺失,電子產品使用的無度,既是造成學生近視早發的重要原因,又是青少年以及兒童視力保護措施推進的主要障礙。

雖然歷年來社會各界對於兒童少年視力健康的關注和有關舉措、相應提案層出不窮。但由於客觀環境的制約和影響,這些建議大多難收其效。所以,要想真正爲兒童青少年的視力保護“撐一把傘”,就需要讓政策完好落地。做好措施落實,一方面要提出可實現的,行之有效的,推廣門檻低且易於遵循的護眼方式;另一方面,也要加強這些護眼措施推行過程中的監督,使之真正惠及到學齡少年兒童和青年羣體。

對於中小學校來說,可以在日程安排中增加一個專供學生戶外活動的時間,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在室外進行自由活動,不論是體育運動也好,室外看書也罷,能夠在外接受日照,便可以起到促進眼睛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眼部疲勞的作用。同時,各個學校也應該將眼保健操“制度化”,使之成爲學生每日必須進行的活動之一。學生的學習時間固然重要,但不急在一時,每天留出三五分鐘給學生進行眼部保健和休息,與學習並沒有根本衝突。而恰恰相反,抽出時間給學生做眼保健操也起到了一個放鬆情緒,調整學習節奏的作用。

同時,各地的教育工作者也應着力減輕學生肩膀上的擔子,將學生從高強度的學習日程中解放出來,以此來減少學生過度用眼的行爲。從探索作業“熔斷機制”到落實“雙減”政策,只有學生家長身上的擔子輕了,壓力小了,他們纔有更多可支配的時間,學生纔會少一些用眼疲勞。儘管在當前的狀況下,學習對於個人的生涯發展和成長有着重要的影響,但相關部門仍應儘可能地爲學生提供一些近視預防和眼部保健措施。所謂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久久爲功,有序推進,能夠爲少年兒童的眼部健康添一份保障就添一份保障,能夠爲近視防治盡一份力量就要做出一些貢獻。惟如此,才能緩慢遏制我國少年兒童近視率的上升。

毋庸諱言,學齡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的近視預防和視力保護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在校園內建立真正行之有效的近視預防機制和完善的眼部保健體系也仍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近視防治刻不容緩,有關部門必須拿出“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勁頭來。畢竟,“孩子早晚要近視”,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頭之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