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外孕是異位妊娠的俗稱。大家都知道,正常的妊娠應該是,精子和卵子在輸卵管相遇結合成受精卵,然後遊向子宮,在子宮內着牀發育成胎兒,但是由於某些原因,有的受精卵在子宮腔以外的其他地方“安營紮寨”了,這樣就形成了宮外孕。

宮外孕有什麼危險?

異位妊娠的後果只有兩種:流產或者病竈破裂。無論是哪一種結局,都會引起病竈部位的出血、腹痛。尤其是病竈的破裂,會引起短期內急性大出血,導致出血性休克。出血嚴重、沒有及時診斷和治療的人,可以導致死亡。所以異位妊娠是一種非常急性的疾病,不能誤診或延誤診斷,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宮外孕可以說防不勝防,只能早發現。可偏偏問題就在於宮外孕在懷孕早期較難發現。一方面,有的女性可能並未及時發現自己懷孕;另一方面,部分女性知道懷孕後,卻沒進行進一步的孕檢,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

備孕女性發生停經後,不要只相信驗孕棒!應及時通過B超、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孕酮等檢查,瞭解宮內胚胎髮育的情況,這樣有助於排除宮外孕。

哪些女性容易發生宮外孕?

01

患慢性輸卵管炎的女性:正常情況下,輸卵管通過纖毛的擺動及輸卵管平滑肌的蠕動,把受精卵輸送到宮腔。患有慢性輸卵管炎的婦女由於炎症及病變,使得孕卵到達宮腔發生困難。

02

輸卵管發育不良或畸形的女性:輸卵管肌層發育不良、內膜缺乏纖毛等病變,使輸卵管輸送孕卵的功能減退。輸卵管畸形病變,也不易使受精卵順利到達宮腔。

03

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這是因爲異位在輸卵管間質部的內膜,致使管腔狹窄或阻塞,孕卵難以通過。

04

曾經多次人流、藥流後長時間不孕的女性:這類人羣一旦受孕要高度警惕宮外孕。因爲經過多次流產,導致子宮內膜變薄,受精卵不易着牀、到處遊走就容易發生宮外孕。

曾有一次宮外孕病史,再次發生宮外孕的幾率大嗎?

宮外孕的治療方法對再次宮外孕的影響目前尚無一致結論,一般認爲行保守性手術(保留輸卵管的手術)適合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但有重複異位妊娠的風險。

另外,前次宮外孕不管行保守性治療(藥物治療)或行保守性手術(保留輸卵管的手術),在妊娠物的吸收或病變輸卵管的癒合過程中都會對輸卵管的正常蠕動和黏膜的功能有一定影響。異位妊娠次數越多,再次異位妊娠的風險越大。

昆明送子鳥溫馨提醒

宮外孕早期和正常宮內妊娠早期一樣,是沒有任何症狀的,可能也沒有停經、沒有腹痛、沒有陰道流血!所以,對於孕媽媽(尤其是宮外孕高危羣體)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及時去醫院做檢查,不要偷懶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