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毛艺融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年内A股市场并购重组较为活跃。按首次公告日并剔除失败案例计算,截至4月8日记者发稿,今年以来A股市场共披露587起并购事件,其中87起已完成,500起正在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并购标的背后,数家投资机构等待退出。例如,A股公司新天药业3月7日宣布拟收购汇伦医药85.12%股权,后者是筹备IPO多年的明星公司,最终转道“并购”。若并购完成,海南金慧丰、国盛海通基金和贵阳工投等20多家股权投资机构将从汇伦医药项目实现退出。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一级市场,并购退出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退出方式。国际市场上,并购一度超越IPO成为主流退出渠道。当下,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意识到并购渠道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并购可以实现更快速、更稳健退出。

从年内并购重组事件中可以看到不少创投机构退出的身影。例如,今年1月份,模拟芯片龙头思瑞浦拟收购创芯微85.26%股份,如并购顺利完成,背后的深创投、盛宇投资、创东方投资、龙岗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十几家创投机构将得以退出。再比如,博创科技实施完成现金收购长芯盛(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2.29%股份,长芯盛背后的云锋基金、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美团龙珠、深创投、晨壹并购基金等将就此退出。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随着IPO节奏的阶段性放缓,部分标的股东或投资人短期内证券化路径进一步收窄,投资周期与退出周期匹配将成为主要诉求。投资机构通过重组实现退出,将进一步活跃重组市场。

“对于创投机构来说,通过并购可以将所投资的资产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实现业务的拓展和升级。同时,并购也可以帮助创投机构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奥优国际董事长张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购还可以为创投机构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源整合,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此外,随着产业并购成为主流,上市公司也加紧设立产业并购基金拓宽募资渠道。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年内有77家A股公司发布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相关公告,预计募集规模上限合计达到629.16亿元。从投资领域来看,投向智能物联、新材料、高端装备、消费科技、半导体、生物医药等赛道。从基金存续期来看,7年居多,达到24家,其次为5年、8年、10年,各有11家。

郑磊认为,随着更多优质并购标的的出现,以及上市公司加大力度寻求横向或纵向并购,产业整合的步伐加快,并购退出前景广阔。此外,上市公司通常具有更强的资本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更好地把握并购机会,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并购拓展业务领域,提高市场占有率,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高禾投资管理合伙人刘盛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高速成长的新兴行业企业来说,被并购也是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机会。对于传统行业来说,通过横向整合并购,可以实现规模效应,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