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消息,“瘋狂過敏的春天,出門好似渡劫。”“打噴嚏打到懷疑人生。”“不過敏的人眼裏都是春日美好,過敏的人連眼睛都睜不開。”

北京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科副主任醫師莊嚴稱,2024年開春以來,她所在的醫院變態反應科的門診量最高一天已突破六百人,相當於平常工作量的兩倍,科室醫生們都得放下其他工作來出門診看病人。

過敏成爲“新世紀流行病”

家住北京的小陳告訴中新經緯,她幾乎每年都會在停暖氣那天開始過敏,“每次都很準”。“首先是眼睛癢,有一天早上起來眼睛被分泌物糊住,然後開始奇癢難耐,揉眼睛揉到停不下來,眼睛都長新角質層了。”

曉蕾(化名)最近在北京某三甲醫院問診時發現,患者非常多。另有IP地址在北京的網友近期發文稱,過敏的季節,醫院人多到沒有站的地方。

莊嚴觀察到,在她十餘年的臨牀工作中,過敏問診人數、人羣過敏嚴重程度持續增高。

她告訴中新經緯,當患者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免疫系統發生變化紊亂失衡,就容易產生過敏反應,導致各種臨牀症狀的出現。以生活方式改變爲例,“北漂”的南方人很多在北京生活1—2年後會出現過敏症狀。

安梁(化名)此前在北京工作,每年春秋季節她都會出現嚴重的過敏症狀,從早到晚打噴嚏,眼睛乾澀痛癢。去年她換去一個南方城市工作,此前困擾多年的過敏症狀“神奇”康復。

在社交平臺上,還有網友稱,“去年三四月在北京,樹粉過敏到哮喘大發作,每天咳到嘔吐。今年三四月在上海,抗過敏藥也不用喫了。”“在成都的三天感覺過敏就要好了,回洛陽立刻復發並加重,服了。”

那麼爲什麼此前不過敏,也會出現過敏症狀?莊嚴表示,過敏要經過兩個階段,第一是致敏階段,過敏原通過產生的IgE附着在肥大細胞上,產生致敏;第二是發病階段,再次接觸過敏原後出現臨牀症狀,大部分是在接觸新過敏原後2到8年之內開始發病。

從總體數據來看,過敏人羣正在顯著增長。以過敏性鼻炎爲例,2005年至2011年,中國的過敏性鼻炎患病率從11.1%提升至17.6%,患病率顯著提升。以13億人口基數計算,患病人數增加了超八千萬人。

長春市兒童醫院過敏反應科副主任胡亮告訴中新經緯,春季是主要過敏季的原因包括花粉量增加,春天許多樹木(如樺樹、柏樹、柳樹、楊樹、法國梧桐等)開花並釋放大量花粉,而花粉是過敏原之一,可引起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症狀。其次,氣候變化、免疫因素和其他因素也會作用引發過敏症狀。

“過敏人羣的持續增長與城市化進程、環境污染、植被的改變都有關,就診人羣的增加與居民就診意識也有很大的相關性,也被稱爲是新世紀流行病。”莊嚴說。

抗過敏藥一年賣出近30億

中新經緯注意到,春季過敏季,除了就診人數增加,線上相關藥品銷量也出現增長。

3月下旬,美團買藥健康指數發佈《春季過敏季前瞻報告》,報告數據顯示,3月中下旬,全國整體過敏用藥需求持續走高,過敏用藥需求是去年同期的1.6倍。從地域來看,北方患病率、爆發性整體高於南方。

4月3日,美團買藥健康指數顯示,近期五官過敏症狀主要聚集在中西部及京津冀地區。以鼻科過敏對應用藥布地奈德鼻噴霧劑爲例,以3月26日-4月2日對比此前一週,洛陽訂單量周增環比超4倍;呼和浩特、鄭州、西安、南京訂單量周增環比超3倍;南京地區氯雷他定片訂單週增環比也有一倍多。京津冀地區當週過敏用藥仍然穩定處於高需期。

中康科技CMH-瓴速系統顯示,2024年3月-4月5日環比1-2月,全身性抗過敏藥物日均銷售額增長8.6%,地區差異較大。其中,西北地區(甘肅、寧夏、青海、陝西、新疆)增長最明顯,爲25.7%,其次是華北地區,增長達到12.4%。

從全身用抗過敏品類的銷售額趨勢來看,中康科技CMH-瓴速系統顯示,全身用抗過敏品藥物在2019年至2022年出現快速增長,2023年小幅下降。2019-2023年銷售額分別爲21.29億元、21.58億元、24.75億元、28.84億元和28.23億元。

其中,全身性抗過敏藥品2023年Top10爲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粉塵蟎等。榜首的氯雷他定銷售額自2018年起已突破10億元,2019年至2023年分別爲12.44億元、12.59億元、13.96億元、16.47億元和16.30億元。

中新經緯查閱國家藥監局發現,有超50家廠家擁有氯雷他定生產批件,包括雙鷺藥業、信立泰、正大天晴等。

此外,西替利嗪的銷售額並未受到品類2023年小幅下滑影響,2019年至2023年分別爲1.51億元、1.56億元、1.87億元、2.22億元和2.40億元。

脫敏治療仍爲藍海

從過敏診療上,《2022中國過敏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與現狀分析》提到,中國公衆和患者對過敏性疾病的知曉率低、重視程度不足,專科醫生儲備不足,導致過敏性疾病的就診率低。很多人意識到自己可能是過敏時,病情已經加深。

莊嚴告訴中新經緯,過敏性疾病不是靜止不變的,例如過敏性鼻炎有可能進展爲哮喘,應當“早發現,早治療”。如果流鼻涕打噴嚏、咳嗽、喘憋、皮膚皮疹等過敏症狀反覆出現,尤其是在一個場景(如同一季節、同一環境、同一進食食物)下反覆出現,那麼過敏的可能性很大。

莊嚴表示,針對過敏性疾病,最有效的治療就是脫敏治療,這是世界衛生組織唯一認可可以逆轉病程,延緩疾病進程的治療方法。

胡亮提到,脫敏治療的療程一般爲3—5年,需要患者定期注射過敏原。治療效果通常在1年左右纔會顯現,約80%的患者可以獲得症狀的明顯改善或完全緩解。“在國外,脫敏治療已經相當發達了,幾乎涉獵了所有過敏原,但是中國脫敏治療目前多數醫院能夠採取的治療方式只有針對塵蟎的皮下注射製劑和舌下滴劑以及針對黃花蒿的舌下滴劑,很多的脫敏製劑沒有普及。”胡亮說道。

從上市公司來看,佈局脫敏治療相關產品的上市公司數量不算多,還處於藍海市場。我武生物在2023年8月披露的投資者問答表中表示,脫敏產品開發的技術細節較多,無論是藥學還是臨牀研究都有一定的難度,具有一定的技術壁壘。

從抗過敏生物製劑來看,主要是奧馬珠單抗,主要用於過敏性哮喘、慢性自發性蕁麻疹、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症狀治療,也可以用於脫敏治療。該產品由諾華和羅氏聯合研發,2017年在中國上市,於2019年底進入醫保目錄。

目前,奧馬珠單抗的部分專利已在中國過期,但奧馬珠單抗類似藥並不多。中新經緯在國家藥監局查詢發現,目前只有邁博藥業的奧馬珠單抗類似藥於2023年5月獲批上市。

從用於脫敏治療的過敏針劑來看,根據藥渡數據庫2023年9月發文,其中提到,截至目前,中國僅有4種過敏原脫敏治療產品獲批上市銷售,分別爲我武生物的粉塵蟎滴劑和黃蒿滴劑,以及丹麥ALK-Abello的屋塵蟎變應原製劑和德國Allergopharma的蟎變應原注射液。

根據我武生物2022年年報,其中提到,中國獲批上市銷售的舌下含服變應原脫敏製劑僅有我武生產的“粉塵蟎滴劑”與“黃花蒿花粉變應原舌下滴劑”。

2023年9月,提供過敏檢測產品和服務的浩歐博發佈公告稱,與Inmunotek公司簽訂了獨家排他協議,將對方旗下Oraltek(歐脫克)系列脫敏藥品引入中國銷售和註冊,實施在中國脫敏藥領域的新業務。根據協議,浩歐博將全權負責歐脫克系列產品在中國的定價和銷售,協議期限25年,期滿後可以自動續簽。

根據公告,歐脫克產品系列是Inmunotek公司生產的“舌下噴劑脫敏產品”,共有12種產品,涵蓋屋塵蟎、粉塵蟎、貓皮屑、狗皮屑、樺樹花粉、艾蒿等在內合計17種過敏原。

浩歐博指出,中國有4億過敏患者,中國企業已經能夠提供50種以上的過敏原檢測產品,但脫敏治療產品種類少。隨着過敏診療事業的不斷發展,脫敏治療作爲唯一的對因性治療手段將被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接受。

華金證券2023年5月發佈的研報指出,中國脫敏治療市場規模從2015年3.6億元增長至2019年7.9億元,呈現快速上漲趨勢,2021年脫敏治療市場規模約爲12.6億元,當前滲透率不到1%,未來隨着市場認知度提升,市場有望持續高速增長。

原標題:訂單週增超4倍!過敏季,這些藥賣火了

編輯:陳璐    責編:周尚鬥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