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央電視臺推出了一檔節目,叫《典籍裏的中國》。

主持人撒貝寧穿越回古時,會伏生、拜孔子、見司馬遷,與屈原談心,與徐霞客旅行,與老子攜手悟道……枯燥的古籍彷彿活了過來。

當千年前的先哲們,看見今人的膜拜,無不熱淚盈眶。

中華古籍浩如煙海,就是講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我們整理了75部典籍中的75個名句,讀懂一半,受益一生。

【百家經典類】

1

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實,強而義。——《尚書·虞書·皋陶謨》

人要有九德:寬厚而莊重,溫和而有主見,講原則而謙遜有禮,聰明能幹而敬業,善於變通而有毅力,正直而友善,直率而有節制,剛強而務實,勇敢而符合道義。

2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剛開始做的時候都能有一個好的開始,但很少有人能堅持到最後。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3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老子·德經·第六十三章》

處理難事的時候一定要從簡易簡單的方面入手,處理大的事情一定要從細微的地方做起。

4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莊子·外篇·知北遊》

人生於天地之間,就像白色的駿馬在縫隙前飛快地越過,很快就過完一生了。

5

不慕往,不閔來,無邑憐之心,當時則動,物至而應,事起而辨。——《荀子·解蔽》

不羨慕過去,不擔憂未來,沒有憂愁憐憫的心情,適合時勢就行動,問題來了就處理。

不要爲了沒有意義的事情煩惱,活在當下最重要。

6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篇》

孔子杜絕了四種毛病——不主觀臆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自以爲是。

7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章句下》

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

尊重與愛,從來都是雙向奔赴。

8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牧民》

糧倉充實了,百姓們才能明白禮節;豐衣足食了,百姓們才能形成榮辱觀念。

9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也。——《韓非子·喻老》

立志困難,不在於勝過別人,而在於勝過自己。

10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02章 修身》

志向不堅定的人,智慧就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說話不守信用的人,做事就很難獲得成功。

11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孫子兵法·九地篇》

只有置身絕地,才能激勵人的聰明才智,取得難以想象的成功。

12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幹而逆之。——《鬼谷子·持樞》

春季耕種、夏季生長、秋季收穫、冬季儲藏乃天地運行的自然規律,不可悖反這一自然規律。

13

疑行無成,疑事無功。——《商君書·更法》

行動遲疑不決,不會獲得成功,做事舉棋不定,不會取得功績。

14

理無常是,事無常非。——《列子·說符》

道理和事情既沒有永遠正確的,也沒有永遠錯誤的。事物永遠是發展變化的。

15

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淮南子·說山訓》

看見一片落葉,就知道到了一年的結尾了。

16

金以剛折,水以柔全,山以高陊,谷以卑安。——《抱朴子·外篇·廣譬》

金屬之所以被折斷,是因爲其太過剛硬了,流水之所以能保全,是因爲其柔和;高山之所以被挖掘,是因爲其高大,而山谷之所以能安全無事,是因爲其低下。

剛強耿直的人,容易受挫折、遭打擊,柔和無爭的人,則能夠保全自己。

17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孫臏兵法·月戰》

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條件任何一個沒有佔優勢,即使打了勝仗,自己也好不到哪裏去。

18

禍在於好利;害在於親小人;亡在於無所守;危在於無號令。——《尉繚子·十二陵》

禍患在於貪財好利,受害在於接近壞人,滅亡在於沒有戰備,危險在於號令不明。

人生的禍患、傷害、滅亡、危險都是有緣由的,必須防微杜漸。

19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語·顏回》

品行高尚的人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他想要說的事,而道德低下的人只是用自己的言語來證明。

20

貴不凌賤,富不傲貧。——《晏子春秋·卷三·內篇·篇七》

顯貴的人不欺凌卑賤的人,富貴的人不對貧窮的人傲慢無禮。

21

吉莫吉於知足,苦莫苦於多願。——《素書·本德宗道》

給人帶來最多吉祥的,是知道滿足;給人造成最大苦惱的,是太多欲望。

22

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衆,勿以辯說爲必然。——《六韜·龍韜·立將》

不要因爲身份尊貴就輕視部下,不要認爲自己意見獨到而違背衆意,不要由於能言善辯而自以爲是。

23

至樂性愚,至靜性廉。——《陰符經·下篇》

快樂達到極致的人,就會產生多餘的驕奢淫逸品性;心性達到清靜無爲狀態的人,就會產生廉潔不貪的心念。

24

德不優者,不能懷遠,纔不大者,不能博見。——《論衡·卷十三·別通篇》

道德不夠上乘的人,難以有崇高的信念與理想,才能在自己領域上不夠突出的人,難以有淵博的知識和見解。

25

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傳習錄·捲上·徐愛錄》

再比如知道痛,一定是經歷了痛,才知道痛。

成長的醒悟從來都不是忠告,是走錯的路,喫過的虧和數不清的錯付。

26

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爲。——《日知錄·卷十三》

不知道廉潔,就什麼都敢佔爲己有;不懂得羞恥,就什麼都會幹得出來。

27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明夷待訪錄·原臣》

天下的安定和動亂,不在於某一個王朝的興盛與衰亡,而是在於天下百姓生活的安樂與憂愁。

28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呂氏春秋·紀·季春紀》

流動的水不會腐惡發臭,轉動的門軸不會生蟲朽爛,這是由於不斷運動的緣故。

經常運動的東西,能夠保持旺盛的活力,不容易受到外物的侵蝕。

【儒家經典類】

29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禮記·曲禮上》

傲慢之氣不能滋長,慾望不可放縱無拘束,心志不可以放任自滿,安逸享樂不可無所節制達到了極點。

30

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經·庶人》

行爲謹慎,節省儉約,以此來孝養父母,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

31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向人求教稱得上聰明,身體力行稱得上仁德,懂得廉恥稱得上勇敢。

32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大學》

所謂意念真誠,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

【史籍類】

33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人誰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之後改正,就是最好的事了。

34

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國語·鄭語·史伯爲桓公論興衰》

只是一種聲音就沒有聽頭,只是一種顏色就沒有文采,只是一種味道就不成其爲美味,只是一種事物就無法進行衡量比較。

35

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戰國策·秦一·蘇秦始將連橫》

鳥的羽毛尚未豐滿,就不可能展翅高飛。

36

得不爲喜,去不爲恨。——《史記·日者列傳

得到了並不過分歡喜,丟棄了也不覺得遺憾。

37

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列傳·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

富貴時不要忘記貧困時的朋友,不要拋棄共同患難的妻子。

38

交淺而言深者,愚也;在賤而望貴者,惑也;未信而納忠者,謗也。——《後漢書·列傳·崔駰列傳》

跟交情淺的朋友說過多的隱私的事情,是愚蠢的;生活貧困的人一直希望得到富貴者的施捨,是糊塗的;沒有取得他人的信任就進獻忠言,(在別人看來)這是批評。

39

安身爲樂,無憂爲福。——《三國志·蜀書·許麋孫簡伊秦傳》

身子安定健康就是快樂,沒有憂愁就是幸福。

40

不癡不聾,不作家翁。——《資治通鑑·唐紀四十》

不裝聾作啞、不裝傻,就當不了別人的公公、婆婆。

當公公婆婆,就要難得糊塗。

41

乘僞行詐,莫能久長。——《列女傳·仁智傳·晉範氏母》

弄虛作假、欺騙他人之人,沒有能夠長久的。

【政論類】

42

非知之難,行之惟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貞觀政要·卷十·論慎終》

不是瞭解事物理解道理困難,而是付諸實踐困難;不是落實行動困難,而是堅持到底困難。

堅持到底,從來是最可貴的。

43

衆心成城,衆口鑠金。——《太平御覽·人事部·卷一百三十六》

萬衆一心,可以成爲堅固的城牆;衆人交口詆譭,可以把金子熔化。

【行業專著】

44

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心志閒適而少有慾望,心裏安定沒有恐懼,形體疲憊但不倦怠,因此真氣調順,每個人隨其所欲,都能滿足自己的願望。

45

鑑懸日月,辭富山海。百齡影徂,千載心在。——《文心雕龍·徵聖》

如同懸掛的日月一樣去鑑賞,像高山大海一樣富含辭藻。雖然人在百歲過世之後形神俱滅,但他的思想可以千載長存。

經典的文章、聖明的思想,值得千古傳頌。

46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難言,我易言之:詩便不俗。——《隨園詩話·卷四》

別人輕易說出的言語,我就不去說;別人的難言之語,我便用簡潔的話說出來,這樣寫出的詩才不會落入俗套。

【筆記小說類】

47

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世說新語·品藻》

我和自己長期打交道,寧願做我自己。

48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說苑·雜言》

和道德高尚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進入充滿蘭花香氣的屋子,時間一長,自己本身因爲薰陶也會充滿香氣,於是就聞不到蘭花的香味了;和素質低劣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進了賣鮑魚的市場,時間一長,連自己都變臭了,也就不覺得鮑魚是臭的了。

49

國弈不廢舊譜,而不執舊譜;國醫不泥古方,而不離古方。——《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三》

國內第一流棋手不放棄舊譜,但並不固執於舊譜;國內第一流醫生不拘泥於古方,但也不背離古方。

在傳統基礎上創新的原則,不離其宗,不拘陳規。

【家訓類】

50

巧僞不如拙誠。——《顏氏家訓·名實篇》

奸巧詭詐,不如笨拙而誠實,真誠永遠是必殺技。

51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朱子家訓·全文》

對人施了恩惠,不要記在心裏,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記在心。

【兒童啓蒙類】

52

仁無敵,德有鄰。——《聲律啓蒙·上卷·十一 真 》

仁義的人,天下無敵,德行好的人,絕對不會孤單。

53

可憎者,人情冷暖;可厭者,世態炎涼。——《幼學瓊林·卷一·歲時》

最可厭惡、最可憎恨的人情世態是:在別人得勢時就追捧,在別人失勢時就冷漠。

5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三字經·全文》

玉不打磨雕刻,就不會成爲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懂禮儀,不能成才。

55

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弟子規·泛愛衆》

對於正在忙碌的人,不要用事情去打擾他;當別人心情不好或身心欠安的時候,不要用言語干擾他。

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語錄小品類】

56

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菜根譚·概論》

天地萬古長存,可是人死了就不會再復活;人的壽命最多在百年左右,一天很容易就過去了。

天地的存在是永恆的,但人的一生卻是有限的,人們更應珍惜每一刻,不要虛度光陰。

57

伏久者,飛必高;開先者,謝獨早。——《小窗幽記·集醒篇》

蟄伏甚久的事物,一旦顯露出來,必定飛黃騰達;過早開發的事物,往往也會很快的結束。

58

怒是猛虎,欲是深淵。——《格言聯璧·存養類》

發怒像猛虎,容易傷人,慾望像深淵一樣,填不滿。

59

濫交朋友,不如終日讀書。——《圍爐夜話·第四一則》

與其交往不正派、品行不好的朋友,還不如整天讀書來得更好。

60

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增廣賢文·上集》

力量單薄就不要去揹負重物,說話沒有分量就不要去規勸別人。

61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了凡四訓·立命之學》

從前的往事再多,到昨天爲止就全部無關了。以後的事情,不管發生什麼,從今天開始就當重頭來過。

【小說類】

62

君子雖在他鄉,不忘父母之國。——《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三回》

君子不論身處何地,都不會忘記生養自己的故土和國家。

63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封神演義·第二十四回》

指王侯將相本來就不是天生的,想有作爲就應該奮發圖強。

64

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鏡花緣·第九十二回》

人總是隻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見其中的危害;魚總是隻看見釣鉤上的食物,而看不見釣鉤。

65

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爲名高名喪人!——《西遊記·第三十三回》

樹木太高大,反被大風摧毀;人爲追求高名利,最終被名利所害。

66

人無剛骨,安身不牢。——《水滸傳·第二十四回》

人如果沒有堅強的意志品格,就難以立身行事。

67

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

不要因爲壞事小就去做,不要因爲好事小就不做。

68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醒世恆言·卷一》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各種挫折,要想有一千個好日子是很難的;就像花兒一樣,它的美不能持久,最久也不過百日。

69

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警世通言·卷二十五》

在物資豐富時,要考慮到以後物資缺乏的情況,不要等到一無所有以後再來回想以前的美好生活。

70

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喫驚。——《喻世明言·卷三十八》

只要不做虧心事,就不怕別人來找麻煩。

71

強中更有強中手,莫向人前誇大口。——《初刻拍案驚奇·卷三》

指學識、技藝永無止境,不能驕傲自大。

72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陳著《續侄溥賞酴醾勸酒二首·其一》

花謝了有重開的時候,人老了不能返回到少年時代。

73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聊齋志異·卷二·阿寶》

喜歡讀書的人,提筆就能寫出漂亮的文章,對一項技藝癡迷的人,他的技術一定是非常精良的。

74

讀書好,耕田好,學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讀書對自己有好處,耕田對自己也有好處,學習好的東西對自己就有好處,這是過去講求耕讀傳家時常用的話。

創業是艱難的,但守成更艱難,知道其中的難處就不艱難了。

75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紅樓夢·第五回》

學問不僅在書本里,更在書本之外。

無論身處怎樣的境地,懂些“人情世故”才能護得自己一生周全,才能讓自己的路走得更順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