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產不斷“上新”,探訪春耕裏的農業新質生產力——

田間有“耳目”,雲端有“大腦”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李花

通訊員許天穎

上空有巡查無人機,田間有巡檢機器人,看到麥田裏的“小瘦麥”,機器人“保姆”連忙來“餵飯”。近日,記者走進南京農業大學白馬教學科研基地的小麥田,探訪春耕裏的農業新質生產力。

“數字農田”春耕忙,天空地一體化全過程精細化監測

春風拂來,綠油油的麥苗時而低頭時而搖頭,天空中的無人機正有序地爲它們“體檢”,而它的“搭檔”——巡檢機器人也在田地裏辛勤勞作,“記錄”着麥苗的生長情況。

時下正是麥苗的拔節期,科研人員準備爲麥苗施肥。“你看,這塊麥苗有點‘瘦弱’,可能在施肥的時候需要多關注。”南京農業大學智慧農業團隊博士研究生王偲媛正在和夥伴們觀察着、討論着。王偲媛說,上空是巡檢無人機,田地裏是巡檢機器人,它們在做同一件事情——收集這片小麥田的長勢情況,這也構建了天空地一體化全過程精細化監測。

這兩臺機器傳回的實時數據有啥用?南京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湯亮教授介紹,他們利用無人機的多光譜系統採集的光譜數據以及巡檢機器人採集的數據,結合氮肥管理調控診斷模型,生成氮肥施肥量分佈圖,也就是“施肥處方”,再把分佈圖輸入到智慧施肥無人機中,無人機就可以飛到空中進行“變量施肥”。就這樣,根據大數據,每一株麥苗都能得到不一樣的照顧。

農田插上“智慧”翅膀,一人能管一兩百畝地

有了“施肥處方”,就能“因苗施策”。農作處方智能化決策的精確之“源”在哪裏?如何爲小麥生產的綠色化、智慧化、科學化作出有效支撐?

田間有“耳目”,雲端有“大腦”——雲平臺,就是這個聰明的傢伙顛覆了傳統耕種方式。南京農業大學副校長朱豔教授說,他們研發的雲平臺具有綜合性功能,比如數字農田、農情監測、處方設計、作業管控、模擬預測、農技服務等。在數字農田部分,農戶可以足不出戶就知道自己家的農田在哪裏、面積有多少、土壤狀況如何、歷史種植情況等,都可以一目瞭然。在農情監測模塊,可利用傳感器、無人機、遙感影像等實時動態監測農作物的長勢。在這個基礎上,利用相關模塊,根據需要定量爲農作物設計施肥、灌溉、噴藥的“處方”。最後把“處方”發送給智能化的農機具,農機具就可以根據“處方”到田間精確作業。

數字化的發展給農業生產帶來了怎樣的改變?朱豔說,這主要集中體現在田間管理的“提質增效”上。過去一個農戶只能管一兩畝地,現在一個技術員搭配上系列設備、結合後臺的“智慧大腦”,一個人可以管一兩百畝甚至更多農田。

融合人才“慧”耕“慧”種,爲傳統農業添動能

爲農業持續增添新動能,人才培養少不了,而在朱豔看來,融合型人才是“剛需”。記者瞭解到,南京農業大學組建了一個多學科交叉的智慧農業創新團隊,重點圍繞智慧農業領域關鍵技術和應用產品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朱豔說,爲了讓農業新質生產力需求與人才培養精準對接,學校在全國率先構建了智慧農業本碩博貫通拔尖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頂天立地”的智慧農業接班人。

王偲媛是智慧農業交叉學科本碩博貫通培養的典型代表,她說,農學專業,其實和很多人腦海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印象不一樣。這個專業除了掌握農業科學知識,還要學習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等;在實踐環節,要會下地開拖拉機、會操縱無人機等。她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構建作物生長模型,預測全國糧食生產力和其產量差,併爲不同地區提出縮小產量差的技術措施。未來,她希望將這些定量化的技術措施傳輸到農機裝備上,讓農機能夠實現耕、種、管、收全流程精準作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