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引導基金行業發展進入深水區,不同區域間引導基金的合作互動、抱團取暖變得愈加密切。尤其是對於基金管理經驗稍弱的地區,引入頭部管理團隊跨區域管理當地引導基金,正意味着引導基金不斷尋求市場化運作的新趨勢。

比如在今年3月22日,鄭東新區與深圳市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深圳天使母基金”)共同發佈啓動10億元規模的鄭州中原科技城科技創新產業投資基金(簡稱“中原科創母基金”)。該母基金重點投向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信息創新、5G智能等產業領域,深圳天使母基金爲管理人。

4月2日,浙江省“專精特新”(溫州)母基金簽約儀式在溫州舉行。該基金總規模30億元,由粵科金融集團聯合浙江省產業基金、溫州市產業發展基金共同組建,粵科金融集團爲基金管理人。

此外,還有深創投、深投控資本等,都在進行跨區域管理引導基金的試水。探究這種趨勢背後的原因,一位來自長三角地區的政府引導基金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稱,如今,地方政府都希望通過基金招商的方式,促進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但優秀引導基金管理團隊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對二三線城市來說人才相對稀缺,需要跨區域引進優秀團隊去管理本地引導基金,這也是引導基金運作更高效、更市場化的一種表現。

“與此同時,隨着股權投資市場的不斷成熟,中國本土也出現了一些由小做大的頭部管理機構。其本身有擴大管理規模的訴求,於是在深耕本區域後,向其他區域擴張、輸出管理能力也是在情理之中。”他說。

頭部引導基金管理人紛紛向外走

據瞭解,深圳天使母基金由深圳市引導基金出資成立,於2018年3月正式揭牌。深圳天使母基金的出現,可以說是掀起全國各地設立天使引導基金的熱潮,也讓引導基金支持“投早、投小”真正落到實處。

經過六年發展,深圳天使母基金規模達到100億元,成爲國內規模最大的天使投資類政府引導基金。同時,深圳天使母基金也有意將其管理經驗向其他區域輸出,與鄭州合作是其向外走的重要一步。2022年9月,深圳天使母基金與鄭州天使母基金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正式接管50億元規模的鄭州天使母基金。

此次,深圳天使母基金又與鄭東新區共同發佈啓動中原科創母基金,並且成爲中原科創母基金的管理人。據瞭解,本次合作,標誌着鄭東新區與國內頭部基金機構的合作走向深入,並將進一步引領帶動各類社會資本和創投機構圍繞中原科技城開展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

未來,深圳天使母基金將攜手中原科技城,依託深天使在基金生態打造、投後賦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實踐經驗,重點圍繞省科學院、國家及省級實驗室、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類機構,以“有爲政府+有效市場”的模式,通過子基金合作,加大資本力量導入,加快創新生態培育。

另外一家開始向外輸出管理能力的基金管理人,同樣是來自廣東。據瞭解,粵科金融集團是廣東省人民政府授權經營的國有企業,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創投機構之一。集團官網顯示,截至目前,集團註冊資本106億元,總資產436.26億元,粵科系基金規模超1000億元,覆蓋全省18個地市,投資覆蓋全省17個戰略性產業集羣,推動180多家企業實現IPO上市。

浙江省“專精特新”(溫州)母基金是粵科金融集團首支省際合作基金,回顧整個中標過程,體現出很強的市場化特徵。據瞭解,爲推動基金順利落地,溫州市財政局、市國金公司多方聯繫並發動全市金融機構推薦基金管理機構,對接國內頭部機構、券商機構以及其他國資或民營背景機構等共計60多家,最後由粵科金融集團經過市場化公開遴選、現場路演答辯、複覈盡調等環節確認爲排名第一,取得專精特新母基金管理機構的資格。

關於浙江省“專精特新”(溫州)母基金的後續工作計劃,粵科金融集團副總經理盧柯指出,一是粵科金融集團計劃與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創投機構開展子基金合作,通過優勢互補,合理融入到全國乃至全球的資源網絡,撬動更多創新要素,確保“專精特新”母子基金體系投出成績。

二是溫州專精特新母子基金將根據溫州市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做好促進產業發展、招引的工作,重點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單項冠軍等成長型企業發展,助力浙江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三是計劃在溫州設立自管直投基金,率先扛起完成浙江省返投任務的大旗,攜手其他子基金管理機構做好孵化培育工作,共同促進浙江省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

跨區域管理考驗團隊專業性與本地化建設能力

除了上述兩例最新案例,還有諸多頭部引導基金管理團隊開始跨區域管理引導基金。2022年11月,深投控資本與紹興市產業基金簽署委託管理協議。該基金首期規模爲150億元人民幣,是深投控資本管理的第一隻地方區域性引導母基金。

當然,最有代表性的案例還屬2023年7月,首期規模200億元的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正式發佈,經過公開遴選,深創投、中金資本共同中選爲湖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的受託管理機構。

一位深諳引導基金管理之道的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稱,頭部管理人與外地地方政府的結合,對雙方來說都是互惠互利的考量。

從基金管理人端來看,首先,目前市場上募資難的壓力是普遍存在的,大量基金管理人在爭奪少量的資金。在深耕本區域後,向二三線城市擴張,管理當地的引導基金,有利於擴大基金的管理規模,讓自身機構運轉保持良性循環。另一方面,過往投資的企業尤其是製造業企業,有落地建廠等方面的需求。管理人管理多地的引導基金,也讓企業建廠時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從地方政府端來看,引入異地頭部管理團隊的優勢在於,首先是可以通過管理經驗、專業能力的輸出,幫助地方管理引導基金。第二,他們積累了豐富的歷史項目資源,這些項目引入地方可以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團隊是否真正的具備專業性和護城河,以及是否形成市場化能力可以對外輸出。如果管理團隊只是因爲過去所在地資源優質,所以形成相對好的投資業績,這種團隊通常是不會受到青睞的。

第二,如果管理團隊跨區域管理基金時,在當地沒有團隊,可能會出現不接地氣的現象,不能夠在深刻理解當地產業發展情況的基礎上做出投資決策。通常地方政府都會要求管理人在本地設有團隊,有利於日常的溝通和業務推進。

從長遠來看,地方政府選擇外部“管家”的模式是否可持續?惠州國投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兼惠州產業母基金董事長李俊峯認爲,這個還是要根據當地情況來決定。如果當地的資源豐富、資金豐厚,希望快速做大股權投資規模,但本地化團隊還沒建立起來,可以選擇委託外部優質團隊的方式管理引導基金。

但即便是選擇委託外部團隊管理,後期在合作的過程中,地方政府也會希望培養自己本地的母基金團隊或者直投團隊。“長遠來看,自己本地的引導基金管理團隊會更加理解當地的產業結構、資源稟賦,更能夠用基金的方式促進當地產業的升級發展。”李俊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說。

LP投顧高級投資經理劉婧然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很多地方政府基金仍處於早期階段,管理團隊經驗相對較少,項目資源、GP資源儲備有待提升,對直投項目尤其是前沿科技類項目,需要藉助行業資源做交叉驗證和投資判斷,通過與外部優質機構合作的方式,在短期有利於團隊補齊自身短板。但從長期來看,建立起本地的直投團隊和母基金管理團隊,會更加有利於本地創投生態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