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基本面力场

前段时间,和金融发展实验室的兄弟一起掼蛋,力场君听说了一个事儿,蛮有意思的: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提出建议,由资本实力强的大型银行选择一两家省分行,在表内试点以投贷联动方式投资硬科技初创企业,并在监管和考核方面给予灵活性。

这是一个信号!好多年前了,“投贷联动”火过一阵,之后监管收紧了口子、沉寂下来;这次又被提出来,不排除成为日后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毕竟这是有成熟的过往案例可供借鉴的。

关于“投贷联动”,浙商银行是圈子里公认的做得比较好的。2019年的时候,浙商银行北京分行机构部总经理石文彬,在当年的中关村论坛上就将其总结为“投贷联动是指商业银行与非本机构直接设立的、具有投资功能实体联动开展业务”。

兴业银行也有成熟的投贷联动范例,去年底兴业银行宁波分行也曾公开表态,充分发挥“商行+投行”优势,创新推出投贷联动产品“投贷联动贷款” ,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成长周期的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专业化金融服务。

前段时间兴业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业绩有点拉垮,但是这也不影响力场君带小伙伴回顾一个兴业银行操盘的、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投贷联动”案例——天合光能

2023年12月19日,天合光能发布公告,兴银资本、兴璟投资拟减持公司5.75%的股份;按照天合光能500亿左右总市值计算,此次减持就能让兴银资本套现近30亿元。再往前追溯,天合光能在2020年6月上市的时候,兴银资本持股比例更是高达15.04%,兴璟投资持股比例为1.96%。

从名称就不难看出,兴银资本与兴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在天合光能这个公司身上,通过上市前入股、上市后减持退出,兴银资本至少收获了数十亿的资本回报。复盘这个案例,就能够看出兴业银行在天合光能的“投贷联动”多线布局、渗透式金融服务,都值得业界借鉴。

首先,投资早布局:从天合光能从美股私有化开始

公开资料显示,天合光能创立于1997年,2006年通过红筹架构天合开曼在纽交所上市;2017年3月从美股私有化退市,彼时的股权价值约11亿美元,在私有化财团动用资金达数十亿元人民币背后,兴业银行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对此天合光能在A股上市前的招股书中也明确披露:“上述私有化交易资金来自兴业银行香港分行”。

这也突出体现在华福证券的全资子公司,即兴银资本是天合光能上市前的第3大股东;而华福证券与兴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早已被资本市场所熟知。

这个过程中的关键就是在于提早开展投资端的布局,华福证券,低价投资于天合光能私有化的原始股,等待上市后减持套现、完成从投资到退出的闭环,收获巨大的投资利润。

从市场实际表现来看,天合光能在从美股私有化三年之后,2020年6月重回A股并登陆科创板,上市后市值最高一度达1909亿人民币,折合美元超过250亿,相比从美股退市时增长了近25倍,而这正是兴银资本能够收获数十亿利润的根本。

其次,银行放贷款:从信托到日常流动资金全覆盖

借助于华福证券对天合光能的投资,体现了“投贷联动”中“投”的部分,兴业银行更有对天合光能直接的贷款支持。

根据天合光能上市前的招股书披露:“2017年2月,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与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签署《信托贷款合同》,约定厦门国际信托向其贷款45.69亿元,上述信托贷款资金来源于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还向天合光能提供了从几亿到十几亿不等的贷款,这体现了“投贷联动”中“贷”的部分。

第三,联动上下游:深度捆绑全产业链

更让力场君觉得很经典的,则是兴业银行的金融支持,还不止停留在天合光能公司自身的层面上,更渗透到了天合光能日常经营的上下游全产业链当中。

在销售端,2018年是天合光能业绩的转折点,当年第一大客户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远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公司贡献了28亿元的销售收入,占当期总收入的11.29%。而招股书中也提到:“远晟投资系兴业银行间接控制的公司”。

再来看采购端,根据招股书披露,“宁波江北宜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天合光能重要的外协供应商,在2017年和2019上半年还是天合光能的第一大外协加工商。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的核心股东为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鹏欣资源则在2020年1月10日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权解除质押及再质押的公告》显示,鹏欣集团将所持鹏欣资源10.07%的股份、对应22312.5万股股票质押给了兴业资管,借此获取资金。

由此可见,天合光能的上下游客户和供应商中,都能找到兴业银行及其关联金融机构的支持。这样的“投贷联动”的深度,恐怕是很多其他金融机构没做过、甚至是做不到的,堪称经典更可资借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