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土壤中心專家學者來潭

指導幫扶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

湘潭在線4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廖豔霞 通訊員 李雨青)4月9日,生態環境部土壤中心率專家、學者一行來潭,開展國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調研,精準幫扶解決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助推湘潭先行區建設走深走實。

調研組在市生態環境局召開座談會,聽取湘潭市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工作進展、工作計劃以及問題和困難的介紹。湘潭是一座老工業城市,歷史遺留土壤污染問題嚴重,自2022年獲批國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以來,我市積極開展全域排查溯源,狠抓源頭整治,凝練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經驗,總結提煉了中灣耕地污染源頭防控、全域耕地重金屬污染成因排查、湖鐵地下水污染防控與修復等9個典型案例。其中,中灣水輸入型耕地污染源頭防控典型案例得到部省認可,多次在國、省作典型推介,初步形成了“湘潭經驗”。耕地重金屬源頭得到有效控制,受污染耕地安全得到有效提升。目前,我市還部署了耕地污染源頭防控五年行動,計劃年底前完成全域耕地重金屬污染成因應查盡查、2028年底前實現耕地污染源頭防控應治盡治。

會上,調研組立足湘潭實際,與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分局就在產企業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優先監管地塊風險管控,耕地重金屬污染治理與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污染土壤、底泥和大宗固廢處置中心建設,中灣村水輸入型耕地污染治理模型,耕地污染源清單,土壤污染與農業農產品、人體健康等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指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

調研組表示,湘潭市國家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建議湘潭聚焦耕地污染治理一條主線,圍繞鏈點落實、困難創新、科技加持“十二字”方針,守住完成“四清單”、耕地污染源頭防控“兩條底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重點突破,闖出一條可複製、可推廣、可示範的先行區建設湘潭之道,並開展技術模式和典型案例總結推廣,確保廣大人民羣衆“喫得放心、住得安心”。

調研組還就湘潭縣土壤重金屬污染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進行了現場調研和座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