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12日電 題:上市公司違規減持屢禁不止,如何強化監管之手?

作者 李海波 上海蘭迪律師事務所聯合創始人、高級合夥人

4月9日,威帝股份發佈公告稱,收到《關於前任董事收到黑龍江證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根據公告,前任董事陳振華在威帝股份披露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的前十日內減持威帝股份股票。因違反了相關規定,構成違法行爲。黑龍江證監局決定對陳振華給予警告並處以795萬元罰款。無獨有偶,4月8日,山東羅欣控股也因違規減持羅欣藥業集團股票,被給予警告並罰款。

控股股東違規減持對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會造成哪些危害?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首先,違規減持通常被視爲控股股東對公司未來發展不樂觀的信號,這會導致市場情緒受到影響,引發股價的大幅波動;這種不信任氛圍一旦形成,會對上市公司的市值和公衆形象產生長期的負面影響。其次,控股股東的違規減持也可能影響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如果控股股東通過違規減持獲得大量資金,而其他股東並不知情,這種信息不對稱可能導致公司治理結構的失衡。控股股東可能利用信息優勢和控制權損害其他股東的利益,破壞公司治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再次,違規減持可能影響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信譽,進而影響其未來的融資能力以及與其他企業或機構的業務合作;投資者和金融機構可能因擔憂公司治理問題而減少投資或貸款意願,潛在的合作伙伴可能會對公司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產生疑慮。

從對投資者的危害來看,首先,控股股東的違規減持往往導致股價下跌,投資者可能因此遭受直接的經濟損失。對於那些長期持有該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來說,這種損失可能尤爲顯著。其次,控股股東的違規減持會打擊投資者的信心,迫使他們重新評估自己的投資策略。這種不確定性可能導致投資者在市場上的行爲變得更爲謹慎或保守。再次,由於控股股東的違規減持可能引發市場的不穩定和不確定性,投資者的投資風險會相應增加。他們可能需要面臨更大的市場波動和風險敞口。

違規減持一直是監管部門的執法重點,也是上市公司違規的一個重要領域。鑑於此,筆者認爲相關部門仍需繼續加大處罰力度,織密上市公司監管網絡。

第一,強化監管執行與處罰力度。監管部門應設立專門的監測系統,實時跟蹤和分析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交易行爲,以便及時發現違規減持等異常交易。一旦發現違規減持行爲,應立即展開調查,並依法依規對違規者進行嚴厲處罰,包括但不限於罰款、市場禁入等,確保違規成本高昂,形成有效震懾。

第二,提升信息披露質量與透明度。要求上市公司詳細披露控股股東的減持計劃、原因、進度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影響等信息,確保投資者能夠充分了解情況並做出理性決策。加強監管部門、交易所、上市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以便及時發現和防範違規減持行爲。

第三,加強投資者教育與保護。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普及股市知識、風險識別和防範技巧,提升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建立投資者維權渠道,爲受損投資者提供法律援助和賠償支持,確保他們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第四,推動立法完善與制度創新。針對違規減持等新型違法行爲,及時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明確違規行爲的法律責任和處罰標準。研究建立控股股東減持預披露制度、減持數量與比例限制等制度,從源頭上規範控股股東的減持行爲。

第五,加強跨部門協作與監管合力。加強與稅務、銀行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共同打擊利用違規減持進行利益輸送等違法行爲。各級監管部門應加強溝通協作,形成監管合力,確保各項監管措施得到有效執行。(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

來源:中新經緯

編輯:郭晉嘉

廣告等商務合作,請點擊這裏

未經過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