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副業變主業,投資貢獻兩成以上淨利潤!上市公司豪擲萬億炒股、理財,幾家歡喜幾家愁? 

炒房、炒股、炒幣、理財、投資短劇……上市公司“副業”日趨多元化,涉獵範圍越來越廣泛。

根據公告來看,上市公司利用閒置資金進行投資理財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證公司正常經營所需流動資金和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爲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爭取實現公司和股東的利益最大化。

上市公司理財投資無可厚非,歷來都不罕見,甚至有公司出現“副業”變“主業”跡象。但“錢生錢”的投資風險遠高於聚焦主業,有的公司或受益於投資,但也有公司因投資致使虧損。

52家公司2023年投資

淨收益超10億元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從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來看,截至4月12日收盤,已發佈2023年年報的公司中,1464家公司披露了2023年度投資淨收益,合計超過9500億元,佔對應公司歸母淨利潤總和的比重超過兩成。

從單家公司來看(銀行、非銀金融、房地產以外行業),52家公司投資淨收益超過10億元,其中上汽集團2023年投資淨收益接近150億元;事實上,公司歷年的投資淨收益均超過百億,屬於汽車行業對外投資佈局相對成功的典範。

中國移動、中國石油、廣汽集團2023年投資淨收益均超過80億元。公用事業行業的新奧股份,2023年投資淨收益大增835.30%至79.22億元。另外*ST西鋼、洛陽鉬業等公司投資淨收益也大幅增加。

與此同時,上述1464家公司中,超230家公司投資碰壁,2023年投資淨收益處於虧損狀態。中國鐵建、南方航空、中國中冶投資淨虧損額超10億元,嚴重拖累公司業績。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鐵建、中國中冶自2019年以來的投資處於持續虧損狀態。中國鐵建2022年、2023年投資淨虧損均超過40億元,中國中冶自2020年以來,投資淨虧損持續超10億元;2家公司均屬於建築裝飾行業,中國鐵建在主營業務之外還涉獵房地產開發、新能源、新基建等新興領域。

另外,電子行業的工業富聯、醫藥生物行業的海普瑞等公司2023年投資淨虧損額均超過3億元。

18家公司過去5年

投資淨收益貢獻度持續超過50%

從投資淨收益對淨利潤的貢獻度來看,57家公司2023年投資淨收益佔淨利潤比例超過100%,廣西能源、粵傳媒、華北製藥、上海電氣等7家公司投資淨收益對淨利潤貢獻度超過500%,也就是說這些公司若非依賴投資,極有可能業績出現虧損。

比如廣西能源2023年淨利潤僅有0.02億元,投資淨收益0.26億元;粵傳媒2023年淨利潤僅有0.08億元,投資淨收益1.03億元;前者屬於公用事業行業,後者屬於傳媒行業,2家公司2023年扣非淨利潤均爲虧損狀態。

進一步統計發現,18家公司過去5年(2019年—2023年)投資淨收益佔淨利潤比重持續超過50%,主要分佈在交通運輸、機械設備、汽車等行業。具體來看,廣汽集團、招商蛇口、川投能源過去5年投資淨收益貢獻度持續超過100%;金風科技、復星醫藥等公司投資淨收益貢獻度連續3年上升。

8家公司持有A股超10只

證券投資是上市公司開展投資理財的重要方式之一。數據寶統計,截至4月12日,已發佈2023年年報的公司中,308家公司披露證券投資相關數據,中國交建、安德利、中國鐵建等8家公司2023年投資超10只A股;其中中國交建投資的A股公司包括交通銀行、光大銀行、東方電纜等38只,初始投資金額合計超40億元;安德利持有的A股多達26只。

從投資金額來看,上述308家公司持有的A股公司期末賬面價值超過1400億元。金融行業的申萬宏源、中油資本是投資“大戶”,初始投資金額均超過2000億元,前者主要投資債券,後者證券投資以債券、基金爲主。寧德時代初始投資金額超過320億元,其中投資A股的金額超300億元,期末賬面價值仍超過340億元。另外,海螺水泥、中國中鐵初始投資金額均超過85億元。

從證券投資收益情況來看,2023年下半年(2023年7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以來,獲上市公司首次買入的公司表現兩極分化明顯,投資標的受市場行情拖累,下跌股數量偏多。

高盟新材投資的凱華材料2023年下半年股價漲幅超過500%;雲意電氣投資的光弘科技同期股價漲幅超過100%;與此同時,恒生電子投資的星環科技-U、碧水源投資的碧興物聯同期股價跌幅均超過50%。

事實上,歷年折戟A股的公司不在少數。從最新公告來看,方大特鋼、士蘭微、蘭州黃河、海螺水泥等公司2023年炒股均出現虧損。

熱衷購買理財產品

認購金額連續7年超萬億元

相比證券投資,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相對穩健的投資方式。

數據寶統計顯示,認購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數量由2013年的283家增加至2022年的1454家,認購金額由2013年的1627.03億元增至2022年的1.51萬億元,自2017年以來連續7年超過萬億元。

截至2024年4月12日,已發佈2023年年報公司中,1182家公司2023年認購理財產品金額達到1.08萬億元。待所有A股年報披露完畢,2023年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規模或超過上一年水平。

不難發現,當市場處於低迷期,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意願明顯增加。比如2016年上證指數下跌12.31%,同期826家公司認購理財產品高達8356.79億元,認購金額較上一年增超45%;2018年上證指數大跌24.59%,1302家公司認購理財產品1.78萬億元,認購金額較上一年增加30%以上。

整體理財收益如何?從2023年披露數據來看,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預計最低爲2.01%,最高達3.24%。

奧雅股份認購的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平均收益率預計最高達到16.5%;鹽湖股份、國芳集團、冠龍節能等公司平均收益率預計最高將超過9%。不過,也有公司收益率靠後,比如蔚藍生物、麗江股份、諾泰生物平均收益率預計最高不到2%。

需要指出的是,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來源既有自有資金,還包括自籌資金。2023年數據顯示,近七成公司認購理財產品的自籌資金佔總資金(自有資金+自籌資金)比例達到100%。不少公司平均預計最高收益率不足3%,理財收益是否能覆蓋自籌資金所需利息有待商榷。

應合理兼顧主業及理財投資

綜上來看,上市公司利用閒置資金進行投資理財以提高投資收益有一定必要性,但相比主業,投資理財總體而言是一項高風險行爲,上市公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專注核心主業。通過炒股、理財等非經常性的損益不可持續,一旦出現鉅虧,將給公司業績帶來較大的衝擊,只有專注於主營業務的公司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

不少投資者此前曾在互動平臺上針對部分上市公司熱衷炒股、理財等情況表示擔憂。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曾表示,上市公司的募資原本是用於主業,若大量用於投資理財產品,這不僅會給外界造成不務正業的印象,也會影響其經營穩定性及競爭力。

萬變不離其宗,投資有風險,上市公司也逃不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