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環境報

《外賣塑料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研究報告》顯示

外賣平臺所採取的減塑舉措成效不顯著

◆本報見習記者董亞楠

近日發佈的《外賣塑料污染綜合治理方案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盤點了外賣行業目前採取的包裝減塑策略和措施,分析了這些解決方案的環境效益和減塑效果,並對外賣行業塑料污染提出了綜合治理策略。

隨着近年來外賣行業的迅速發展,大量塑料包裝廢棄物所帶來的環境壓力也日益凸顯。據估算,我國每年外賣塑料包裝廢棄物總量約46萬噸—168萬噸。

外賣塑料包裝無疑增加了生活垃圾處置壓力和成本,以及相應的碳排放。目前,這些成本均由全社會共同承擔,並未體現“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

調查顯示,外賣平臺所採取的減塑舉措成效不顯著。比如,外賣平臺“無需餐具”訂單規模小且未得到有效執行,其中美團“無需餐具”訂單佔總訂單量的比例僅爲 12%。

另外,從現有的材料替代方案方面看,環保效應也並不顯著。《報告》指出,平臺推進傳統塑料的材料替代,以紙質包裝和可降解包裝爲主。然而,越來越多采用全生命週期環境影響評價方法的研究表明,一次性材料替代本質上還是延續了線性的生產、消費和廢棄模式, 繼續在這個方向上發展增加了成本和資源投入。

從回收角度看,外賣塑料餐盒回收率仍較低、尚待規模化,而且環保效益較高的循環重用餐盒發展也明顯滯後。目前,外賣餐盒的回收模式,仍以市場驅動自發分散的回收模式爲主,除少數試點城市和區域外,塑料餐盒只能被當作其他垃圾進入焚燒、填埋,回收率低。

爲推動外賣塑料污染綜合治理,應覆蓋從源頭減量到末端治理的全過程。治理原則應首先通過增加“無需餐具”訂單比例並充分落實、最大程度減少不必要包裝,開發、採用可重複使用的包裝系統;對於已產生的一次性塑料包裝,將其納入低值可回收物進行分類回收再利用;在綜合評估包裝材料全生命週期的環境影響之後,對傳統塑料包裝進行材料替代。

發佈《報告》的環保組織擺脫塑縛建議,政府部門優化平臺污染監管、執法機制;完善收運補貼等支持政策,促進外賣塑料餐盒的回收利用;外賣平臺加大對外賣餐盒重複使用系統創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