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看《三國演義》,都知道劉備有一句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吾乃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雖然他這句話遭到很多人質疑,但劉備卻始終堅持這個說法。東漢王朝中央政權的頹廢,使當時很多姓劉的人產生了重整河山的幻想,劉備就是其中最典型代表,而且他也真的基本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但當時有一位正牌的漢朝劉氏漢室宗親,卻堅決不接受衆多地方勢力支持其稱帝的建議,甘心只當一個愛民如子地方官,最後,竟然因爲不忍心破壞燒燬民房和多殺人,而被對手成功反擊,導致失敗丟命,這個人就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劉虞。

劉虞是三國早期的地方實力派之一,是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史載他是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是正牌的漢室宗親。劉虞早年通過舉孝廉擔任曹吏,後因累積政績遷爲幽州刺史,劉虞任幽州刺史期間,在鮮卑、烏桓、夫餘、濊貊等外族間有崇高威望,迫使其隨時朝貢,不敢侵擾,因此百姓常傳唱歌謠讚頌劉虞的功德,但後來卻因公事被免官。

公元184年(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後,虛弱的漢朝廷趕忙任命劉虞爲甘陵相,前去安撫災荒後的百姓,以儉樸爲下屬作榜樣,不久升爲宗正。後來,劉虞因在幽州平亂有功被升爲太尉,幽州本爲窮州,需要青、冀兩州補貼財務開支,但當時因戰亂交通斷絕,無法調度金錢物資。劉虞卻另從開放上谷的市場與外族交易及開採漁陽的鹽鐵礦取得收入,吸引了百餘萬青州、徐州人流亡至此,安居樂業。

公元189年(永漢元年),董卓專權,派使者授予劉虞大司馬,進封襄賁侯。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董卓封劉虞爲太傅,招他回朝任職,道路阻塞,任命竟不能夠到達。劉虞在幽州追求寬政,勸導百姓種田,開通上谷的胡市,發展漁陽的鹽鐵產業,因此,當地百姓安樂並積累了不少糧食。青州、徐州的士族和百姓爲躲避黃巾之亂,來投奔劉虞的有一百餘萬,都被收留並安排安置。劉虞雖爲三公級的高官,但天性愛好節約,穿着破舊的衣服,一頓飯都不喫一道以上的葷菜。遠近原本作風奢侈的豪族,都被他感化而改變風氣。

劉虞後來倒黴直至身死,主要是因爲他收留並培養了公孫瓚。起初,公孫瓚奉命征討烏桓,受劉虞的節度。公孫瓚只注重自己的部隊強大,放任部下侵擾百姓,而劉虞注重仁政,很關愛百姓,於是與公孫瓚之間逐漸出現了矛盾。隨着公孫瓚勢力的不斷膨脹,二人矛盾越來越大,直至因爲劉虞兒子劉和在替漢獻帝找劉虞求援的途中,被袁術扣留,公孫瓚暗通袁術,鼓動他扣留劉虞派去希望與袁術一起行動的軍隊,劉虞得知內情後,與公孫瓚之間的仇怨又加深了許多。

此後,公孫瓚屢次違反命令、侵犯百姓。劉虞準備賞賜給遊牧民族的物品,也多次被公孫瓚搶奪,劉虞不能制止,於是上報朝廷訴說公孫瓚掠奪百姓的罪行,公孫瓚也上表告發劉虞辦事不利,兩人相互指責,朝廷也無力處理。公孫瓚則另修城池以防備劉虞,劉虞幾次邀請公孫瓚相見,他都稱病不來,於是劉虞密謀討伐他。

令人遺憾的是,當時劉虞的實力雖然超過公孫瓚,卻因爲自己的“仁義愛民”而自縛手腳,最終被公孫瓚擊敗擒獲,並殺害。公元193年(初平四年),劉虞自己糾合十萬人進攻公孫瓚。劉虞告訴士兵:“不要多傷人,只殺公孫瓚一人就行。”劉虞手下從事公孫紀,因爲同姓而被公孫瓚厚待,趁夜跑到公孫瓚處告發劉虞的計劃。當時,公孫瓚的部衆都散佈在外面,公孫瓚自覺不敵,本想逃走。結果因爲劉虞的士兵不善於作戰,又愛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許焚燒城池,一時間竟攻不下來。公孫瓚於是召集精銳勇士數百人,順風縱火,趁勢突襲。劉虞遂大敗,向北逃至居庸縣。公孫瓚乘勝追擊,三日就攻陷城池,活捉了劉虞。但沒有劉虞畢竟是他的長官,公孫瓚沒敢馬上殺掉他,而是仍讓他作傀儡管理州中的事務。後來藉助朝廷使臣段訓的名義,公孫瓚纔將劉虞斬首。

劉虞在北方很得人心,他死後百姓都痛哭流涕。但他作爲東漢末年少有的以“仁政”爲理念的政治家,短暫地造福了一方百姓。可惜,在那個弱肉強食的年代,像劉虞這種“仁”人,往往是鬥不過像公孫瓚這種不顧百姓死活,燒殺搶掠的“狠”人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