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新“國九條”出臺,指明瞭我國資本市場中長期發展的新藍圖。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中介機構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維護市場穩定、助力中長期資金入市以及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同時,新“國九條”提到,強化發行上市全鏈條責任,進一步壓實發行人第一責任和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建立中介機構“黑名單”制度。堅持“申報即擔責”,嚴查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問題等。

近年來,監管嚴厲打擊中介機構各類違法違規行爲,督促中介機構提升執業質量,最大限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筆者認爲,此次新“國九條”推動監管細化升級,建立中介機構“黑名單”制度將強化監管和處罰的震懾效應,推動中介機構主動壓實責任。

首先,“黑名單”制度將進一步提高中介機構違法違規成本,倒逼中介機構更加審慎地開展業務。以券商投行業務爲例,近年來,該業務成爲監管關注重點,如果說暫停保薦業務資格,已經是“難以承受之重”,那麼登上“黑名單”的中介機構或將面臨更嚴重的處罰。就在新“國九條”發佈當天,某上市券商收到了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由於涉嫌盡職調查工作未勤勉盡責、不實記載上市保薦書、持續督導執行不到位等行爲,被監管採取暫停6個月的保薦資格措施。此前業內也不乏這類罰單,就連大型券商都“喫不消”,暫停業務不僅會影響券商持有的其他保薦項目的推進,也直接拖累券商業績,對於後續評級、聲譽管理甚至新業務開展都會產生負面影響。“黑名單”制度的建立,或將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能夠促推中介機構形成不敢犯、不能犯、不踩紅線,勤勉盡責的執業氛圍。

其次,“黑名單”制度凸顯出更強的監管力度,配合行業的“白名單”制度,有助於加強對於中介機構的“扶優限劣”。以券商爲例,證監會於2021年5月份開始對公司治理、合規風控有效的券商實行“白名單”制度,並採用動態調整機制。今年,監管部門對評估標準進行了更新,包括全面風險管理系統覆蓋情況和重點業務風險兩方面。“一黑一白”兩類名單,一種有助於篩選出合規經營、風險控制能力較強、有專業化競爭優勢的券商,改善整體行業生態;另一種或將側重處罰監管。兩者配合,既體現分類監管、差異化監管,也爲優質券商創新發展打開空間,實現“扶優限劣”。

此外,“黑名單”制度不僅能夠督促中介機構合規展業,也能將不合格的中介機構篩查出來,爲企業、投資者建立“防火牆”,起到警示作用,也是投資者保護的一種方式。

不被納入“黑名單”是中介機構從業的“底線”,而不是目標。高質量發展新藍圖已定,中介機構要理順功能性與盈利性關係、優化公司治理機制、完善重點業務管理,提升從業隊伍的純潔性、專業性和戰鬥力,力爭做深做精、做優做強,向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奮進!

本文來自“證券日報網”,作者:李文,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