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山水画卷和本土故事构建自己的电影王国,《春江水暖》曾是导演顾晓刚被行业看到的起点,而当下的《草木人间》,他和主创团队走得更远,类型化叙事和作者表达在做极力的融合,用草木来比拟人,每个人的一生都对向一棵植株。从黑白文娱的观察来看,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有着极为出彩的叙事景观,“苔花”重生的特写、“目莲”划掉自己父亲的名字,这种独特的幸福感,属于《草木人间》所有的创作者。

作者:条形码‍‍‍‍‍‍‍‍‍‍‍‍‍‍‍‍‍‍‍‍‍‍‍‍‍‍‍‍‍‍‍‍‍‍‍‍‍‍‍‍‍‍‍‍‍‍‍‍‍‍‍‍‍‍‍‍‍‍‍‍‍‍‍‍‍‍‍‍‍‍‍‍‍‍‍‍‍‍‍‍‍‍‍‍‍‍‍‍‍‍‍‍‍‍‍‍‍‍‍‍‍‍‍‍‍‍‍‍‍‍‍‍

编辑:蓝二‍‍‍‍‍‍‍‍‍‍‍‍‍‍‍‍‍‍‍‍‍‍‍‍‍‍‍‍‍‍‍‍‍‍‍‍‍‍‍‍‍‍‍‍‍‍‍‍‍‍‍‍‍‍‍‍‍‍‍‍‍‍‍‍‍‍‍‍‍‍‍‍‍‍‍‍‍‍‍‍‍‍‍

版式:王威


在担任电影《草木人间》总制片人之前,陈彩云负责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创投板块工作,已有近十年时间。凭借此前的工作经验,陈彩云对于青年创作者,有着自己的一套判断体系。在她看来,青年导演除了才华之外,坚持也是一项尤为重要的品质。“很多人其实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支撑自己在这条路上走下去。”陈彩云见过很多半路出走的创作者,她为此感到惋惜,但也从中淬炼出自己识人断物的能力,她和导演顾晓刚认识六年时间,十分肯定地表示,顾晓刚就是这类有着自我坚持的导演。

“他的坚持除了对于导演这个身份的坚持外,还包括了对于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捍卫。”陈彩云这样评价,并且,“他是我见过的年轻导演里罕见的勤奋者”。

诚然,从《春江水暖》到《草木人间》,顾晓刚步履不停,诗意性的视觉影像与不着痕迹的叙述方式,都具有浓厚的东方美学底蕴,而在独特的美学风韵之外,“家”与“人”,始终是顾晓刚的电影里“正中靶心”的箭矢


但陈彩云意识到,在完成首作之后,顾晓刚想要,也敢于求变。顾晓刚找到她,拿出还未完成的2000字的故事,两人一拍即合。她并不讳言《草木人间》是一次冒险,是拥抱变化的产物,“顾晓刚如果按照《春江水暖》去拍的话,那《草木人间》就是大号的《春江水暖》,是一张安全牌,也完全符合外界的想象与期待”。

变化首先来源于《草木人间》中包蕴着的,对于类型叙事的探索。陈彩云坦言,顾晓刚在《草木人间》里,想要尝试其他可能,无论是类型叙事层面的可能,还是在指涉与表达上的更迭。《草木人间》中围绕传销的情节,并非是一种追逐热点的流俗式的处理,而是发生在顾晓刚家人身上的真实故事。如何去呈现这个略显疯狂的传销故事?主创团队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但有一点,陈彩云十分明晰:对于顾晓刚而言,他不可能轻描淡写地展现传销。类型化的叙事,成为了一次必然的选择。

其次,对于文艺片市场,陈彩云也给出了颇具想象的一份答卷,为行业带来了一些变化。她尝试为文艺片加到“顶配”,码更大的盘、聚拢更好的资源,相比其他小成本文艺电影,《草木人间》在创作班底和演员的选择上,都倾向于商业片的运作逻辑。陈彩云找到光线影业、吴京导演、五百导演等等有魄力的行业投入者,顺利获得了他们的投资,“大家觉得冒一次险去支持一部不一样的电影,这是值得的”。陈彩云并不排斥在文艺片中增加商业元素,但她非常清楚,《草木人间》不是爆米花电影,而是充满隐喻的现代启示录。“有人说我们‘既要又要’,但是为什么不能‘既要又要’呢。”

再次,变化来源于创作团队内部喷薄而出的生机,导演顾晓刚邀请了小说家郭爽加入共同创作,以独到的女性视角与丰富的生活阅历为这个作品增添更饱满的血肉。“郭爽很擅长人物的塑造和故事的挖掘,她的背景也适合做这个项目,导演最初2000字的故事,只确定了茶和传销这两个核心的元素,其他部分的细节,是后面再逐渐补充完整的。”

被填满枝桠的除了整个故事,还有从创作团队心中结结实实长出的人物,郭爽用28000字让《草木人间》的女主角吴苔花从想象中剥离而出,再用16000字让何目莲成为一个真切生动的人。据陈彩云透露,《草木人间》主要角色的人物小传加起来就有近5万字,整个剧本更是有65000字之多。


制片与导演渴望变化,编剧的加入带来了变化,而主要角色的敲定,无论是对于《草木人间》,还是对于演员自身,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嬗变。据陈彩云介绍,蒋勤勤和吴磊是她和导演最先确定的两位演员。

“可能性”是陈彩云反复强调的关键词,她认为,之所以在见完蒋勤勤后就迅速确定由她饰演吴苔花这个角色,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她在蒋勤勤的身上预见了一种可能性。“我们选演员的时候不是根据你过去的名气、地位来选择,而是你能否给观众留有想象空间。”

她回忆起和蒋勤勤第一次聊剧本时的场景,“一见如故,聊了四个小时。她非常认真地看了剧本,在见面前已经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我们在人物分析上也达成了情感共鸣。”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影迷在看完《草木人间》后表示,蒋勤勤饰演的吴苔花与她以往的银幕角色和公众形象大相径庭,毫无疑问,对于蒋勤勤而言,这是一次成功的新面貌。

而何目莲之于吴磊,同样是一次蝶变与挑战。陈彩云和吴磊为了《草木人间》的项目见面时,后者还在拍摄《星汉灿烂》。此前吴磊就看过顾晓刚的前作《春江水暖》,因为喜欢导演,所以在剧本递来时,就对目莲一角产生了极大兴趣,即便每天的拍摄任务已足够繁重,他还是挤出时间认真看完了剧本。吴磊想要这个角色,但同时他又十分慎重,“他觉得这个角色很难演,需要再认真考虑一下”。一个月时间的推敲,吴磊终于答应出演何目莲这个角色。

坦然拥抱变化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苦痛和挫折。在拍摄过程中,据陈彩云所说,吴磊付出了很多,不仅是体力上的消磨,也是爆发力上的反复消耗。“最后贵州部分的戏,吴磊付出了特别多,我们到贵州时,当时11月初了,气温只有10度,吴磊需要趴在水里,身体冻得僵硬。包括在原始丛林里背负妈妈前行的戏份,表演力、真实性、反复的完善,都更是对超强体力的考验。”

在不确定的时代,“变化”往往并非是一剂解决生活苦闷的良药,而是让人们更为焦虑和恐惧的东西。正如《草木人间》中所刻画的深陷传销骗局的吴苔花,从采茶女到传销人员,身份的变化最终带来的,则是自我的迷狂。但这个时代仍旧需要那些敢于拥抱变化的冒险家,如果没有他们,时代将会困囿于死寂之中。


追光鲜活……

黑白文娱:晓刚导演愿意拥抱这种商业化的表达,这是大家很早就达成的默契,还是一个不断改变的思想状态?

陈彩云:我们当时并没有说限制他的内心,就是想做出一个好的故事,等剧本写完以后,比如说类型上做一些取舍,这是一个逐步精进的过程。而且我觉得我和他都愿意去拥抱变化,拥抱冒险,而不是停留在过去。

前三部作品都是探索的过程,之后,外界才能定义一个导演能吃哪碗饭,擅长哪一方面。对于青年导演来说,前三部作品千万不要固步自封,我必须怎么样,或者不能怎么样。我觉得反而是要大胆地拥抱变化。

黑白文娱:剧本中后期,相较于一稿做了哪些修改,怎么一步一步改的?

陈彩云:调整很大。正如《春江水暖》是一年四季,晓刚导演习惯于用季节变化来表现人物状态,《草木人间》则是分了两个季节的部分,春天的部分是采茶的戏份,正顺应自然,秋天的部分是关于传销的戏份,有大量重要艰难的心理情感冲突。从制作方面考虑,春天的时候一共20多天拍摄期,可以让导演和演员有一个充分的磨合,磨合完成后在后面的拍摄过程当中,我们还可以有机会去调整。不用一口气拍完,万一犯了大的错误,就不能改了。

所以在2022年3月底4月初第一阶段杀青后,我们粗剪一稿出来,发现一些问题,在5月份就开始修改剧本,一直改到第二阶段开机前。所以我们第二次筹备时间超级长,从6月15号到再开机9月22号,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去筹备下半段,就很成功。


黑白文娱:在剧组拍摄时,投资方会提醒制片组,压低成本,不要超过某个线吗?

陈彩云:投资方蛮尊重我们,没有干预到我们的创作,这点非常好。而且我们的投资方是滚动进来的,所以关于这个项目,一直没有偏离我跟导演所坚持的方向,这点我们很幸运。

黑白文娱:进入片场以后,你对晓刚导演有过观察吗,他有哪些特点,你觉得是非常难得的?

陈彩云:他是一个目标很坚定的人,想要做成什么,他就一定会通过各种办法把它达成。此外,他非常勤奋,天道酬勤,才华这个东西在他身上已经得到印证了,我就不用说了,而在实际落地的创作和制作层面,他自己会做大量的功课,他在我见过的年轻导演里罕见的勤奋。

黑白文娱:一些导演和职业演员合作时,他们的压力会比较大,在拍摄《草木人间》的前期,剧组会有一个磨合过程吗?

陈彩云:会。所以我们用了一些方法,比如说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先从状态戏(如前述的春季采茶)开始拍,把重要的文戏放到后面,让他们先相互建立一个熟悉的关系,各方面都互相有一个摸索。包括蒋老师也是这样,她的角色是采茶女,我们就让她在龙井村里去学习采茶。等大家建立了一个熟悉的关系之后,再慢慢进入。

黑白文娱:为什么会选择吴磊出演目莲这个角色?

陈彩云:在我们的设想中,何目莲那个形象就是“自然之子”,他有健康的体魄,有清澈的眼神,这样的特质在内娱很难找。“自然之子”要在森林里穿梭,走路没有穿梭的感觉,从美学方面要求目莲这个角色需要骑行,吴磊真的就是天选之子,我当时都不知道他那么爱骑行,是后来翻了他的微博才发现的。


黑白文娱:这次的团队,对于文艺片来说是非常顶配级的,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陈彩云:这次的思路其实就是希望能高举高打,推动一部不一样的片子。无论是我们的演员,还是我们的主创,摄影、音乐等各部分,其实就会帮到青年导演很多,为《草木人间》带来的镜头语言、拍摄画面、配乐,都是非常高的质量,是我们在一个阶段去尝试关于未来的可能性。

比方说摄影指导达叔(郭达明),我觉得他审美极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跟陈建斌老师合作的《第十一回》,我发现他既能拍很美的风景,又能拍压抑的密闭空间戏,很佩服。很奇妙的是,我是在一个活动上认识他,当时他就提到了《春江水暖》,那时他并不认识导演,也不知道我跟晓刚未来会合作,就是这样一种机缘。在合作中,达叔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他会给导演出多种方案,做特别详细的拍摄计划,用特别扎实的经验去帮到青年导演。特别有职业素养,审美各方面都在线,当然首先他热爱这个剧本。

黑白文娱:这次发行档期定得挺突然的,因为蒋勤勤老师拿了奖有热度,如果它是另外一个档期,有更充分时间发酵的话,这个商业表现会更好吗,作为你来讲,你会怎么来复盘?

陈彩云:档期其实是我去年跟光线聊完后,我本身所希望的一个档期,这个档期跟《草木人间》的名字也很适配,包括我们拍摄期也是3月份开始,跟我们内容也更搭。

确实只留了21天的发酵时间,稍稍短了一些,但我们不是没有准备,我们所有物料准备得很丰富,然后为什么我们选择在大学路演?这里有两方面的考量,一个大学生很热情,互动效果比较好。另外一个我们调查过的,大学生受骗的案例很多。现在就业很难,像普通院校的学生,是不太好找工作的,加上涉世未深,所以很容易被骗。加上大学生的父母,往往是四五十岁的年纪,爷爷奶奶七八十岁,都是容易受骗的群体。

所以我们当时想得蛮清楚的,在等亚洲电影大奖的时候就定档。当然如果有一个月的宣发期就更好了,但很多事情都很难说哪个好,哪个不好,但是我觉得清明档还是蛮适合我们《草木人间》的。

黑白文娱:在上映之前,对于口碑会不会一直在做心理建设?

陈彩云:没有,我们放平心态。而且我始终认为,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去框住导演,我相信每一部电影作品,都会收到市场、业内从业者以及观众褒贬不一的评价,因为电影本就是有遗憾的故事。对于这么年轻的导演,你难道就要给他盖棺定论吗?我们去了东京电影节主竞赛,去了亚洲电影大奖,蒋老师拿到了最佳女主,得到了来自学术界的认可,我跟导演非常释然。


THE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