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科协日前发布通知,启动第二批科技小院及科技小院集群建设,引领带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改革,高质量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即日起可注册登记。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农业生产一线,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第二批科技小院及科技小院集群建设重点推进“四个拓展”:从单个科技小院向科技小院集群拓展;从单一农业学科向多学科交叉拓展;从高校主导向“政产学研用”融通共建拓展;从国内布点向全球布局拓展,推动实现科技小院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目标。

通知明确,要在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重点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黑土地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地区等区域开展科技小院建设,主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农民增收。

包括单个和集群两类 目标任务各有侧重

据了解,第二批科技小院建设类型包括单个和集群两类,它们的目标和任务则各有侧重。我们继续来了解。

农业产业类科技小院聚焦区域内的主导农业产业,推广普及先进农业技术,以涉农专业为主,研究农业生产或全产业链过程中的实际生产问题。综合类科技小院聚焦当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鼓励多门类多类别多学科共建,合作研究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三农”问题。

科技小院集群分为区域科技小院集群和产业科技小院集群,聚焦农业生产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牵头院校为主体组建科技小院集群,打造多学科联合攻关、农业技术转化推广的综合性创新平台。重点支持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及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地区建设科技小院集群。

全国目前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团队走出校园,尝试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河北曲周的田间地头。

刚来到曲周时,师生们住在实验站里,离田地较远,和当地村民下田地的时间总是凑不上。后来团队师生干脆住到村里去,这一住发现效果特别好,老百姓有什么事都来咨询,面对面的交流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牵头建设了1800多个科技小院。2023年4月,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推广科技小院模式。此外,科技小院模式已推广至老挝和非洲11国,并连续三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重点案例向全球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