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和中國科協日前發佈通知,啓動第二批科技小院及科技小院集羣建設,引領帶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改革,高質量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即日起可註冊登記。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是指把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長期派駐農業生產一線,重點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生產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培養知農、愛農、興農的農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第二批科技小院及科技小院集羣建設重點推進“四個拓展”:從單個科技小院向科技小院集羣拓展;從單一農業學科向多學科交叉拓展;從高校主導向“政產學研用”融通共建拓展;從國內布點向全球佈局拓展,推動實現科技小院規模化、集羣化、品牌化、特色化、國際化發展目標。

通知明確,要在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主產區、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農業資源環境保護重點區、重點生態功能區以及黑土地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地區等區域開展科技小院建設,主動服務國家糧食安全、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和農民增收。

包括單個和集羣兩類 目標任務各有側重

據瞭解,第二批科技小院建設類型包括單個和集羣兩類,它們的目標和任務則各有側重。我們繼續來了解。

農業產業類科技小院聚焦區域內的主導農業產業,推廣普及先進農業技術,以涉農專業爲主,研究農業生產或全產業鏈過程中的實際生產問題。綜合類科技小院聚焦當地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方面,鼓勵多門類多類別多學科共建,合作研究解決鄉村振興過程中“三農”問題。

科技小院集羣分爲區域科技小院集羣和產業科技小院集羣,聚焦農業生產或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以牽頭院校爲主體組建科技小院集羣,打造多學科聯合攻關、農業技術轉化推廣的綜合性創新平臺。重點支持在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以及農技推廣力量薄弱地區建設科技小院集羣。

全國目前已建成1800多個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的由來可以追溯到2009年,中國農業大學師生團隊走出校園,嘗試把課堂和實驗室搬到河北曲周的田間地頭。

剛來到曲周時,師生們住在實驗站裏,離田地較遠,和當地村民下田地的時間總是湊不上。後來團隊師生乾脆住到村裏去,這一住發現效果特別好,老百姓有什麼事都來諮詢,面對面的交流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據瞭解,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57個研究生培養單位牽頭建設了1800多個科技小院。2023年4月,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被評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在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首次明確提出要推廣科技小院模式。此外,科技小院模式已推廣至老撾和非洲11國,並連續三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作爲重點案例向全球推廣應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