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券业行家 

警示!千亿银河,何时认错?

在新“国九条”公开后,首批公开罚单剑指“宇宙”银河证券,并引发了对头部券商业务合规的关注。

跳水“事出有因”

话说,昨日(2024年4月16日)收盘前20分钟,中国银河(601881.SH)股价仍维持“飘红”;但在14时50分许,陡然的“跳水”走势,显得颇为诡异。

在当日收盘之际,行家发现了可能的原因——证监会官网更新发布了两份罚单。因开展场外期权和股票质押业务不审慎,北京证监局对银河证券及分管副总裁予以监管警示。

双罚“宇宙”券商

点开来看,北京证监局点名银河证券存在开展场外期权及股票质押业务不审慎,对从业人员及其配偶、利害关系人投资行为监控不到位的情况,反映出公司未能有效实施合规管理,违反了《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第三条的规定。

为此,北京证监局于4月11日对银河证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要求其引以为戒,认真查找和整改问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业务和人员管理,切实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作为时任分管股票质押业务的高级管理人员,罗黎明因负有责任,也被监管警示。北京证监局要求其引以为戒,认真查找和整改问题,提升履职能力,加强对业务的合规管理。

而这个名字,行家并不陌生。自2017年起,他就以高管身份,出现在银河证券各期年报中。

高管相对年轻

生于1976年的罗黎明,为计算机专业博士学历,并且曾在证监系统任职。

过往履历显示,他自1998年8月起在当时的常州证券(现为东海证券)历任运维工程师、程序员、项目组长、项目经理职务;自2002年5月在北京世华国际金融信息有限公司历任项目经理、开发部经理;自2005年10月至2013年2月在吉贝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历任咨询顾问、高级咨询顾问、项目经理、高级项目经理、部门总监、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自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在证监会任规划发展委员会研究员;自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公司历任技术开发部总监兼系统运维部总监、信息技术部总监、执行委员会委员;自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在中泰证券任IT总监。2017年6月,他加入银河证券,担任执委会委员、业务总监;2022年3月升任副总裁;2022年8月起兼任首席信息官。

由于监管函提及“时任”,这位履职七年的“技术型”高管,分管领域是否有过调整,行家不得而知。

在银河证券年报披露的高管名单中,这位“75后”副总裁颇为年轻,仅次于执行董事、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任王晟。而他的同僚们,普遍是“65后”和“70后”。

2023年,罗黎明的薪酬为209.91万元,在任职满年的高管中排名倒数第二。在此之前的2018年到2022年,他的薪酬分别为279.21万元、294.27万元、247.16万元、250.26万元和232.69万元。以此计算,这位高管的薪酬同比下降了10.06%;并且是完整履职年度的“新低”。

等待公告认错

纵观证券行业,近期已有多家券商公告披露了监管事项。

比如,“券业一哥”中信证券,在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的4月12日当天盘后,就发布公告披露了这一重大事项。

从公告内容来看,中信证券“态度良好”,称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然而,北京证监局的监管函下发已有多日,对外公开也超过了24小时。截止行家发稿,银河证券未就此发布公告。

正如行家对监管笔误的点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其实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认不改正。

事实上,银河证券2023年报出现了报告期内及期后收到的六起行政监管措施。违规事项涉及财富管理、投行业务、私募基金、反洗钱、廉洁从业等条线和领域,并且均披露了整改进展。

业绩跻身前五

2023年,在“同行”衬托下,银河证券的排名有了进一步提升,净利润升至行业第五。

年报显示,2023年全年营业收入为336.44亿元,同比增长0.01%;归母净利润为78.79亿元,与经过修正的2022年数据相比,同比增幅为1.43%。

主营业务中,自营业务揽收76.58亿元,同比激增36.99%,增幅最为明显。经纪业务的营业收入为55.02亿元,同比下降13.57%。以利息净收入计,信用业务揽收41.63亿元,同比下降19.38%。投行业务揽收5.48亿元,同比下降了19.79%。资管业务的营业收入为4.57亿元,同比增长了3.73%。

分业务条线来看,投资交易条线和国际业务条线,营业收入和毛利率有所提升;财富管理条线、投行条线和机构业务条线则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从各区域表现来看,仅有江苏、北京两地营收同比增长;尤其是毛利率水平,除总部外的各区域全面下降。

股质规模明显增长

在监管函中提及的场外期权业务,银河证券未在年报中展开。而股票质押业务出现次数较多。

资产负债表显示,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227.49亿元,同比增长12.10%,“主要为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增长所致”。

截止2023年底,股质业务待购回余额206亿元,平均履约保障比例252%,“整体风险可控”。另据合并利润表注释,2023年股质业务利息收入为8.93亿元,同比下降10.06%。规模扩大与收入下降,显得不太协调。

此外,银河证券披露了六起重大涉诉事项,其中四起作为原告方的案件均出现了“终本”,并且两融业务和股质业务各有两起。这些旷日持久的案件,合计涉诉金额上亿元,银河证券的相关损失未能弥补。

合规运营任重道远

当然,本次监管处罚是否属于需要公告披露的重大事项?行家并不熟悉上市公司规则,也不了解银河证券的内情,因此无法加以评价。

但对这家市值接近千亿的A+H券商来说,监管处罚事项与股价波动的“同步”,可能影响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长远来看,合规管理作为稳健发展的基石,已经成为券商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银河证券此次被监管警示,无疑给公司的声誉和市场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痛定思痛,知耻而勇。后续将如何加强合规管理,稳健展业,将是摆在银河证券及各位高管面前的要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