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業行家 

警示!千億銀河,何時認錯?

在新“國九條”公開後,首批公開罰單劍指“宇宙”銀河證券,並引發了對頭部券商業務合規的關注。

跳水“事出有因”

話說,昨日(2024年4月16日)收盤前20分鐘,中國銀河(601881.SH)股價仍維持“飄紅”;但在14時50分許,陡然的“跳水”走勢,顯得頗爲詭異。

在當日收盤之際,行家發現了可能的原因——證監會官網更新發布了兩份罰單。因開展場外期權和股票質押業務不審慎,北京證監局對銀河證券及分管副總裁予以監管警示。

雙罰“宇宙”券商

點開來看,北京證監局點名銀河證券存在開展場外期權及股票質押業務不審慎,對從業人員及其配偶、利害關係人投資行爲監控不到位的情況,反映出公司未能有效實施合規管理,違反了《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2020年修訂)》第三條的規定。

爲此,北京證監局於4月11日對銀河證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要求其引以爲戒,認真查找和整改問題,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對業務和人員管理,切實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作爲時任分管股票質押業務的高級管理人員,羅黎明因負有責任,也被監管警示。北京證監局要求其引以爲戒,認真查找和整改問題,提升履職能力,加強對業務的合規管理。

而這個名字,行家並不陌生。自2017年起,他就以高管身份,出現在銀河證券各期年報中。

高管相對年輕

生於1976年的羅黎明,爲計算機專業博士學歷,並且曾在證監繫統任職。

過往履歷顯示,他自1998年8月起在當時的常州證券(現爲東海證券)歷任運維工程師、程序員、項目組長、項目經理職務;自2002年5月在北京世華國際金融信息有限公司歷任項目經理、開發部經理;自2005年10月至2013年2月在吉貝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歷任諮詢顧問、高級諮詢顧問、項目經理、高級項目經理、部門總監、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自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在證監會任規劃發展委員會研究員;自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中證機構間報價系統公司歷任技術開發部總監兼系統運維部總監、信息技術部總監、執行委員會委員;自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在中泰證券任IT總監。2017年6月,他加入銀河證券,擔任執委會委員、業務總監;2022年3月升任副總裁;2022年8月起兼任首席信息官。

由於監管函提及“時任”,這位履職七年的“技術型”高管,分管領域是否有過調整,行家不得而知。

在銀河證券年報披露的高管名單中,這位“75後”副總裁頗爲年輕,僅次於執行董事、董事長、執行委員會主任王晟。而他的同僚們,普遍是“65後”和“70後”。

2023年,羅黎明的薪酬爲209.91萬元,在任職滿年的高管中排名倒數第二。在此之前的2018年到2022年,他的薪酬分別爲279.21萬元、294.27萬元、247.16萬元、250.26萬元和232.69萬元。以此計算,這位高管的薪酬同比下降了10.06%;並且是完整履職年度的“新低”。

等待公告認錯

縱觀證券行業,近期已有多家券商公告披露了監管事項。

比如,“券業一哥”中信證券,在收到證監會立案告知書的4月12日當天盤後,就發佈公告披露了這一重大事項。

從公告內容來看,中信證券“態度良好”,稱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相關工作,並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然而,北京證監局的監管函下發已有多日,對外公開也超過了24小時。截止行家發稿,銀河證券未就此發佈公告。

正如行家對監管筆誤的點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其實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認不改正。

事實上,銀河證券2023年報出現了報告期內及期後收到的六起行政監管措施。違規事項涉及財富管理、投行業務、私募基金、反洗錢、廉潔從業等條線和領域,並且均披露了整改進展。

業績躋身前五

2023年,在“同行”襯托下,銀河證券的排名有了進一步提升,淨利潤升至行業第五。

年報顯示,2023年全年營業收入爲336.44億元,同比增長0.01%;歸母淨利潤爲78.79億元,與經過修正的2022年數據相比,同比增幅爲1.43%。

主營業務中,自營業務攬收76.58億元,同比激增36.99%,增幅最爲明顯。經紀業務的營業收入爲55.02億元,同比下降13.57%。以利息淨收入計,信用業務攬收41.63億元,同比下降19.38%。投行業務攬收5.48億元,同比下降了19.79%。資管業務的營業收入爲4.57億元,同比增長了3.73%。

分業務條線來看,投資交易條線和國際業務條線,營業收入和毛利率有所提升;財富管理條線、投行條線和機構業務條線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從各區域表現來看,僅有江蘇、北京兩地營收同比增長;尤其是毛利率水平,除總部外的各區域全面下降。

股質規模明顯增長

在監管函中提及的場外期權業務,銀河證券未在年報中展開。而股票質押業務出現次數較多。

資產負債表顯示,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爲227.49億元,同比增長12.10%,“主要爲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規模增長所致”。

截止2023年底,股質業務待購回餘額206億元,平均履約保障比例252%,“整體風險可控”。另據合併利潤表註釋,2023年股質業務利息收入爲8.93億元,同比下降10.06%。規模擴大與收入下降,顯得不太協調。

此外,銀河證券披露了六起重大涉訴事項,其中四起作爲原告方的案件均出現了“終本”,並且兩融業務和股質業務各有兩起。這些曠日持久的案件,合計涉訴金額上億元,銀河證券的相關損失未能彌補。

合規運營任重道遠

當然,本次監管處罰是否屬於需要公告披露的重大事項?行家並不熟悉上市公司規則,也不瞭解銀河證券的內情,因此無法加以評價。

但對這家市值接近千億的A+H券商來說,監管處罰事項與股價波動的“同步”,可能影響到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長遠來看,合規管理作爲穩健發展的基石,已經成爲券商生存和發展的關鍵。銀河證券此次被監管警示,無疑給公司的聲譽和市場形象帶來了負面影響。

痛定思痛,知恥而勇。後續將如何加強合規管理,穩健展業,將是擺在銀河證券及各位高管面前的要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