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華西都市報

走丟一年多的兒子 原來住在兒童福利院

湖南爸爸通過四川一條“尋人信息”找回兒子

和福利院阿姨分別時,小杜有些戀戀不捨。周洪攀攝

2022年7月19日晚,巡邏民警發現小杜後將他帶回派出所。 三臺公安供圖

“長高了,長胖了!”4月16日上午,綿陽市兒童福利院,專程從湖南趕過來的杜江見到一年多前走丟的兒子,激動地說。

2022年7月15日,杜江將11歲的兒子小杜從湖南送回綿陽三臺老家。爺爺帶着孫子上街賣菜時,小杜不慎走失。三臺縣公安局塔山派出所民警在巡邏過程中發現小杜,但因孩子自閉、膽怯等原因,未能聯繫上孩子的父母,派出所最後將孩子送到三臺縣救助管理站。

三臺縣救助管理站在安頓好孩子的同時,通過社交平臺發佈尋人信息,仍然沒有迴音,隨後將孩子送往綿陽市兒童福利院。今年3月底,杜江在“三臺在線”上看到尋人信息,上面的兒童信息和照片正是自己苦尋多日的兒子。

孩子被帶回三臺寄養

和爺爺上街賣菜“一晃就不見了”

4月16日上午,杜江一下車,就迫不及待地趕往綿陽市兒童福利院。“快兩年沒有見了,不曉得孩子還記不記得我?”前往福利院的路上,杜江心裏忐忑不安。

當穿着新衣服的孩子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走出來時,杜江激動地將孩子拉過來,緊緊抱在懷裏,嘴裏唸叨着:“長高了、長胖了。”

小杜患有自閉症,在家時不時大哭大鬧。“我們送他上特殊學校,但因大哭大鬧等原因退學。”杜江說,因家裏還有一個出生不到1歲的幼兒,他們夫妻決定將小杜送回老家寄養,準備等老二長大一點,再將小杜接回湖南。

2022年7月15日,杜江帶着小杜回到三臺縣石安鎮。“孩子一直在湖南生活,回四川的時間不多。”杜江說,他因急着回去上班,第二天就趕回湖南長沙,而兒子由爺爺照看。7月18日,小杜和爺爺一起上街賣菜,沒想到小杜一晃就不見了。

“兒子不慎走失,我爸在找了幾天後,纔打電話給我。”杜江說,他讓父親報警,並讓家裏的親戚幫忙尋找。而父親說報了警,但仍沒有找到孩子。“也是這次才知道,爸爸當年怕我責怪他,對我說了謊。”

小杜丟失後,杜江一直沒有放棄過尋找。他一有空就在網絡平臺瀏覽,希望有一天能得到兒子的消息。今年3月底,杜江在“三臺在線”看到一條一年多前的尋人信息,“裏面的內容和照片正是我一年多前丟失的孩子。”

巡邏民警發現“流浪”小孩

“我們問他話,他就一個勁地哭”

小杜從三臺石安鎮走失,後來又去了哪裏?三臺縣救助管理站站長馮小金說,孩子是塔山派出所送過來的,當時很瘦、目光慌亂。

塔山派出所教導員陳亮回憶,2022年7月19日晚,民警在轄區巡邏時,發現一個身着短袖、腳穿拖鞋的孩子。“我們問他是哪裏的,他就一個勁地哭。”陳亮說,孩子的個頭比較小,身上比較髒,給人感覺在外邊流浪了一段時間。

民警將小孩帶回派出所後,通過轄區治安防範工作羣及當地村社幹部羣,發佈了孩子的相關信息。“信息反饋回來,當地沒有人丟失孩子。”陳亮說,他們給孩子買來了食物,隨後又給孩子抽血進行DNA比對,但仍然無果。

7月20日,塔山派出所將孩子送至三臺縣救助管理站,並將孩子的相關信息報告給三臺縣公安局。縣公安局安排塔山、潼川、劉營等派出所進行人臉識別,並通過公益尋親等方式幫孩子尋找親人,仍然沒能找到孩子的親人。

與此同時,三臺縣救助管理站也通過”三臺在線“、微信朋友圈等發佈孩子的相關信息。“連續尋找了3個多月,都沒有找到孩子的親人。”馮小金說,孩子不說話,當時他們認爲是聾啞兒童。按救助管理規程要求,正常程序3個月沒覈查到人員信息的,要進行落戶安置,於是他們將該兒童送往綿陽市兒童福利院落戶安置。

福利院阿姨悉心照顧

“相處了一年多,真的有點捨不得”

綿陽市兒童福利院保育阿姨李代蘭至今還記得小杜剛來時的情景,“孩子很瘦,眼神慌亂,給他拿東西時還往後退”。

由於沒有找到孩子父母,福利院給小杜取了一個“三明”的名字。李代蘭和其他保育阿姨經常帶着“三明”玩耍,還教他上繪畫課。“雖然畫得不是很好,但學習很認真。”

李代蘭說,在相處的一年多里,“三明”的生活基本能夠自理,雖然動作慢了一些,但整理得很好。每天喫完飯,李代蘭會有意識地讓“三明”去擦桌子。“三明”就拿着抹布把桌面擦乾淨,完後還要把桌子邊邊擦一下。

4月16日,杜江來到綿陽市兒童福利院,李代蘭給“三明”換上新衣服,並將他交到杜江手裏。當李代蘭轉過身時,“三明”嘴裏還喃喃地叫着“媽媽”。“和孩子相處了一年多,真的有點捨不得。但看到他爸來接他,心裏更希望他們一家團圓。”李代蘭說,現在的“三明”陽光多了。

“我們16日晚上坐飛機返回湖南,讓他媽媽早點看到孩子。”杜江說,自從孩子走丟,他們一家一直擔驚受怕,他想還是把孩子帶在身邊最好。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