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林荣鹏

读一年级的儿子在个人饮食上不算挑食,但最近一年多爱上了我做的鲜肉牛排。因为儿子之前对鸡蛋过敏,导致他饮食需要忌口的食材比较多,所以我和妻子每次都会让他吃得尽兴。最近发现他开始有浪费粮食的行为,从不觉得吃一半丢一半有什么可惜,这让我们心里有点儿不舒服。我常常在想,爱孩子也要有原则,培养他的好品格和好习惯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一天下午,我原来驻村时的徐老弟(养牛大户)给我打来电话说:“哥,好久没见啦,有点想你啊!明天我准备杀两头牛,邀请你来割些牛肉好给东升娃子做牛排。”恰逢周末,我就答应了,随即告诉儿子:“爸爸明天带你去瀛湖徐叔叔家割牛肉,想去不?”。儿子高兴得蹦起来,比画了一个“耶”的动作。

上午十点左右,我们到了徐老弟家,见他早已将第一头牛宰倒在地,从头发到裤脚溅满了脏水和稀泥。围观的百姓很多,都是“慕名”前来挑选牛肉的,有个体户,也有饭店老板。我问旁边的一位老汉,现在养牛应该是很赚钱的吧?还没等老汉回答,正在清理牛皮的徐老弟感叹道:“哥,现在别看一头牛一下就可以卖一两万元,其实算下来也赚不了啥钱?一头仔牛就得一两千元,从开始拉架子到催肥至少要七八个月时间,每天必须喂三次,还要赶到山坡上见见光,不算人工,光青、干饲料投入就得几千元,辛苦一年,前期都是投入,就靠后面卖肉变点现钱。”

听后,儿子忍不住问道:“养牛需要这么长时间,投入还那么大,那养牛赚钱是不是很难呀?”。另一位老汉接过话茬说:“爷爷之前也养过牛、养过猪,现在年龄大了,干不动了。养牛可不容易,除了每天要吃要喝,最担心的是怕意外发生啊!遇到瘟疫一头牛那就白喂了!几千元就这么丢了,喂个大半年啥收入都没有啊!”。儿子听了,老半天没有作声。

从徐老弟那儿割完牛肉回到家,我对儿子说,其实养牛、捕鱼都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很早的时候,古诗里就有体现,比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又如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儿子沉思了很久说:“爸爸,我原以为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很好,没想到还是这么辛苦。一头牛从牛仔在山上找草,到圈里喂着吃,再到屠夫手上,最后到咱们的饭桌上,原来要经过这么多环节,付出这么多劳动……”

我借机插话说:“现在咱们虽然生活好了,但也不能随意浪费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此之后,儿子在吃饭时有了明显的变化,饭粒不再随意撒落了,牛骨牛筋、鱼头鱼尾也不再随意扔掉了,一盒奶也不再喝一口就剩下不管了。

通过这件事情,对于教育孩子我也有了新的感悟,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有时不用给孩子讲大道理,不妨多带他们到社会中、到实际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也许更能触动他们的思想和心灵,也许会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