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九江日报

杜 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在家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关爱,同时也造成他们很少有时间在家中参加劳动,对劳动缺乏认识,缺乏吃苦的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辛的活动,需要毅力去战胜困难,一些小学生在这方面比较欠缺。为了使小学生理解辛勤劳动的含义,明白“劳动最伟大”“劳动的人最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并学会劳动,教师需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让他们学会最基本的劳动技巧。

以节日为载体 开展劳动教育

在中国有很多节日与劳动相关,如“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这些节日里都有大量的劳动教育资料,老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培养他们的动手技能和劳动习惯,体验劳动的艰辛,尊敬别人的劳动成果。在“五一”劳动节期间,老师们可以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带着孩子们去看劳动的情景,让孩子们知道不同职业的特征,体会到什么是劳动创造奇迹、什么是劳动创造人生。例如,给孩子们放了一个关于菜市场的课件:早上四点,工人们就已经在搬运蔬菜和卸货,为早市做准备;播放一段关于学校餐厅的视频,孩子们从视频中可以看到餐厅里的忙碌,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吃到午饭,餐厅里的大叔大妈们都在忙碌着,不仅要让饭菜好吃,还要保证食物的卫生。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美味佳肴”的由来,老师也可以让孩子们看农民伯伯种大米的过程,看他们的汗水滴落在黑土上,看他们尽管被晒得皮肤黝黑,但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通过这些栩栩如生的劳动情景,孩子们既可以了解各种职业的社会含义和工作责任,也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的劳动所包含的特定种类,让孩子们体验劳动和生活的紧密关系,建立起正确的劳动概念。

尊重学生天性 创造劳动机会

世上没有一朵相似的花,孩子们的个性与兴趣也不尽相同。为此,老师要为孩子们创造各种形式的劳动活动,并给予他们自由的选择空间。例如,老师可以每个星期带领学生到学校劳动基地,给蔬菜浇水、除草等;丰收的季节在菜园摘菜,甚至可以在学校食堂与老师们一起下厨房洗菜、炒菜。当水果成熟的时候,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协助老师一起摘水果,把水果洗干净,摆成精美的水果拼盘。再比如,课间、课后值日时,可以让学生扫地、擦黑板、抹课桌椅、清理抽屉垃圾,整理班级图书角,培养一种为别人服务的精神,同时更好地融入班集体中,学会和同学进行合作,提高人际交流能力。

组织多种活动 体验劳动快乐

小学的劳动教育教学还可以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和游戏来进行。在安排家庭劳动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如在“三八妇女节”这一天,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生在家里学习折叠衣物、整理器具,为妈妈倒茶、为奶奶洗脚等,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平常的事情,能让小学生理解家长的不易,更愿意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老师可以邀请家长来到学校,与孩子们共同进行一些劳动类的亲子玩耍,形成家校协作教育合力。在学校里,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重现,例如,在学校引导小学生开展“爱心义卖”活动,让小学生卖诸如纸、笔、书包等文具用品,甚至水果、面包、牛奶等各种小吃,让小学生扮演“服务员”与“收银员”的角色,这样的劳动既是对小学生的手眼协调的训练,又是对社会适应的一种训练,让他们在劳动中体会辛苦与乐趣,学习劳动知识,对将来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时期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使小学生明白劳动的真正含义,给小学生创造更多的劳动机会,让小学生能够理解劳动的真正内涵,并主动尝试,积极创新,从小树立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勤于劳动,通过劳动提高综合素质,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瑞昌市武蛟中心小学教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