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信4月18日晚間披露的2023年年報顯示,延續上年虧損態勢。報告期內,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16億元。

受此影響,海蘭信早盤大跌,跌幅一度接近4%。截至午間收盤,跌超2%。

業績連續虧損,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公司提問,是否有ST的風險。對此,海蘭信稱,公司尚不會面臨ST警示的風險。

連續虧損引發投資者擔憂

公告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54億元,同比增長4.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6億元,上年同期爲虧損7.89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1.48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1609元。

業績連續虧損,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向公司提問,是否可能被ST警示。海蘭信在回覆該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根據相關規定,實施風險警示需要滿足一定條件,包括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爲正值以及合併報表和母公司報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潤均爲正值。然而,海蘭信公司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未分配利潤因資產減值而呈負值,因此不符合ST警示的前置條件。儘管海蘭信公司業績出現連續虧損,但根據現行規定,公司尚不會面臨ST警示的風險。投資者及市場可繼續關注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策略。

一季度營收下降超六成

同日,海蘭信還披露了2024年一季報。2024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4687.54萬元,同比下降69.1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244.28萬元,同比下降48.02%。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貨幣資金約爲1.81億元,同比下降42%;變動原因是本期償還銀行借款。

目前,公司主營業務聚焦於三個方面,包括智能航海、海洋觀探測及海底數據中心。

對於未來發展,海蘭信在年報中提出,公司將邁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以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全面執行“1314”戰略規劃。其中,“1”個戰略能力是指公司要形成能夠持續向市場提供精品的能力;“3”個關鍵任務分別爲實業與資本良性互動、UDC 業務落地上海、長江以岸管船實現超過 1000+船載終端;“1”個生存基礎是指穩健的盈利能力是公司生存和發展的基石;“4”個核心能力分別爲新型國際化、隊伍年輕化、資本助力主業以及南通國際化園區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