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还在不久之前,春天的蓝水奔流下山,河的两岸生出了青草,再没有人记起,也没有人知道,冬天的风哪里去了?

送走了早春的乍暖乍寒,天气温柔而坚定地一路向暖。明媚的春光带着笑意,徐徐的轻风荡满清新。日渐长,蝴蝶飞。青梅如豆,细柳如眉。风一场,雨一更,落花深处,渐渐春深。从初柳飘絮的轻寒,转眼来到樱花伴雨的缤纷,不经意间,春天已走向暮时。

春天,很短,短得就像几个犹豫。还不曾细细描摹那些姹紫嫣红的美丽,落笔已是暮春时节的雨打风吹。春天太过温柔了,以至于常使人忘记,春天会走。

想起两千多年前,孔子问弟子:人生当如何过?在众弟子的回答中,他最赞许的,是小弟子曾点的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温和的暮春时节,脱掉穿了一冬的厚棉衣,换上贴着肌肤的柔软春装,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子,在沂水里嬉戏,然后到舞雩台(祭天祷雨之处)吹吹风,晾干头发,唱着歌回家。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自然界的山水中去感受美,去体验乐,这是孔子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天地间,一群知时节的人,一群纯真无忧的人,一群健康活泼的生命,在浴水,在起舞,在歌咏。每读之,我总隐隐动容,为这种天赐的零成本的欢愉所感染,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所感动。

春夏之交,雨水与阳光错肩,许多小小的享乐构成幸福。遥想孔子时代的暮春时节,良辰送暖,草木葳蕤,青山绿野成片,河流自在流淌,阳光透过树枝随性地洒向人们的脸庞,草木葱茏的芬芳四处萦绕。世间无处不在展示着自然对人们的宠爱,就连空气里弥漫的都是自由和恣意的味道。穿过春日的郊野,“咏而归”的人们,多惬意,多美好——那歌声是从生命的最深处传来的!这美之极至的场景,只能是春天。这趣之极至的画面,只能是春之趣。所以,即使春光短暂,至少她明媚的光,也温暖过四海八荒。即使春天会过去,但人们的眼里心里,都是春的温柔。春的深处,花香氤氲,与春天相约的故事也永不散场。

把晚春酿成酒,将时间饮入喉,岁月的流转,从来不会因为谁的喜欢或眷恋而多停留。春在枝头摇摇欲坠,还好,一缕熏风,二两流云,三声若有若无的蝉鸣,夏在前路,已熠熠生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