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王璐

已經邁入註冊環節的拉普拉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拉普拉斯)不出意外的話,將很快登陸科創板。

從去年6月19日遞表至今,1年左右的時間在當前IPO嚴審之際,拉普拉斯的速度與效率並不算慢。

4月9月,拉普拉斯更新了招股書註冊稿,公司2023年的經營狀況也得以被外界觀察。

營收淨利潤暴漲,毛利率存波動

2021年-2023年(報告期內),拉普拉斯實現營收分別爲1.04億元、12.66億元及29.6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5711.25萬元、1.18億元及4.11億元。

對於營收及淨利潤取得高速增長的現狀,拉普拉斯表示,體現了公司產品在新型高效光伏電池片產業規模化應用背景下的競爭能力;截至2023年末,發行人在手訂單(含發出商品,不含稅口徑)的銷售價值爲116.70億元,公司業務儲備良好。

招股書介紹,整體而言,管理層認爲,公司在光伏電池片設備產品領域長期耕耘,具備良好的技術和產業化落地優勢,隨着高效光伏電池片技術的規模化應用推進,公司將面臨良好的產業機會,具有顯著的成長空間;在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大發展的背景下,憑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先發的客戶導入優勢,公司半導體分立器件設備面臨良好的市場需求增加機會;公司有效拓展設備產品所產生的配套零部件以及改造服務等延伸業務,豐富了公司的服務內容和業務類型。公司儲備了優質的客戶,且未來業務發展戰略清晰,同時能夠積極應對和防範各種風險因素,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良好的持續經營能力。

與之同時提升的還有毛利率水平。報告期內,拉普拉斯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爲16.42%、33.00%及30.45%。產品毛利率水平受產品銷售價格、銷售策略、成本波動、市場競爭等多個因素共同影響,不同產品之間的毛利率存在差異,產品結構佔比波動亦會對綜合毛利率產生影響。

不難看出,雖然公司2022年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卻又在2023年同比有所下降。拉普拉斯認爲,隨着公司生產經營規模擴大、規模效應顯現,公司的毛利率於2022年及2023年達到市場平均水平。

同一時期,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平均值的35.25%、35.36%和35.65%相比,拉普拉斯各年份都有所差距,且穩定性不足,截至2023年與同行均值的差距達到了5.2個百分點。

拉普拉斯表示,隨着新型高效光伏電池片的產業化進程推進,公司於2022年及2023年實現大規模的產品驗收,因此公司2022年及2023年主營業務毛利率與可比公司具有可比意義。公司2022年及2023年主營業務毛利率爲33.00%及30.45%,2022年與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相當;2023年,隨着公司經營規模擴大以及產品進一步豐富化,毛利率水平相對較低的PECVD設備及磷擴散設備收入佔比顯著提升,因此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略有下降,但仍處於合理水平。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爲,拉普拉斯雖然業績表現不錯,但毛利率的不穩定性以及與同行的差距,仍然凸顯出公司產品業務方面存有短板。公司在提升營收和淨利潤的同時,也需要持續提振毛利率的向好,這也體現在公司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新能源是近年來我國非常熱門的領域,隨着拉普拉斯的上市推進,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公司兩大因素,一是高增長是否可持續,還是曇花一現或業績變臉;另一方面需要關注毛利率能否穩固提升,或是進一步回落。”

研發費用率下降,存貨一年飆升近3倍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爲3906.86萬元、1.1億元和2.32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37.72%、8.70%和7.82%。拉普拉斯認爲,研發費用複合增長率爲143.65%。公司在技術積累的基礎上形成了相應知識產權,截至2024年1月31日,共獲得已授權專利519項,其中發明專利54項。

然而,雖然研發費用持續大幅增加,但研發費用率卻呈現大幅下滑態勢,這無疑說明公司研發費用增長與營收並不同步。

通過上述期內研發費用率與同行對比來看,同行均值分別爲12.87%、12.33%和9.02%,除了2021年拉普拉斯37.72%大幅領先外,2022年及2023年都不及同行均值。

在此之前,外界對於拉普拉斯的大客戶依賴症關注頗多。最新的2023年數據雖然有所好轉,但整體仍然偏高。

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主營業務收入合計佔比分別爲99.99%、98.67%及93.24%,主要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其中對晶科能源的收入佔比分別爲54.21%、48.55%及28.01%,2021年晶科能源收入佔比超過50%。

報告期各期末,拉普拉斯存貨賬面餘額分別爲4.01億元、21.54億元和61.46億元,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爲3.73億元、21.03億元和60.53億元,主要由發出商品、原材料及在產品組成,其中發出商品是存貨的最主要組成部分。

2023年,拉普拉斯存貨飆升了近3倍。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若無法對存貨進行及時有效的管理,因產品價格發生重大不利變動、已簽訂合同訂單變更或取消、產品驗收無法通過或其他難以預計的原因而導致公司存貨積壓及價值減損,公司存在存貨發生存貨跌價的風險,將對公司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港灣財經出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