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二年建机器大厂厂房。资料图片

智能喷涂生产线二期项目。 通讯员 潘宁 摄

□通讯员潘宁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徐宁

走进晨光1865园区,仿佛可以触摸到中国近代军工之门。每逢节假日,大中小学生纷纷组团来园区接受红色教育、体会军工精神、了解航天文化。

园区是南京晨光集团公司在厂区旧址上开发的,其前身是1865年李鸿章创办的金陵机器局,系中国近代四大兵工厂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

1928年7月,金陵机器局改称金陵兵工厂。1931年7月,留日归国的李承干出任厂长,对金陵兵工厂实施全面改造,成为中国最具规模的兵工企业。至1937年,金陵兵工厂新建、扩建的各式建筑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产品包括步枪、机枪、冲锋枪和手枪,尤以迫击炮为主。

1937年8月13日,金陵兵工厂成为日机轰炸的主要目标;12月,金陵兵工厂职工在日机不断轰炸下,冒死抢运、日夜突击,只用16天时间便将4300吨器材、设备从南京拆装突围,秘密抢运到重庆。金陵兵工厂西迁重庆后,更名为第二十一工厂。

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兵工厂,15200多员工先后生产马克沁重机枪1.8万挺、各种轻机枪1.1万挺、迫击炮7660门、各种步枪29万支、82迫击炮弹320万颗、手榴弹31.15万颗、TNT药包200多万个,以及其他产品若干,其产量约占全国兵工厂武器总产量的60%,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前线。

抗战胜利后,第二十一工厂部分迁回南京,改称第六十工厂,继续从事兵器制造。解放战争中,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都取得了重大胜利,蒋家王朝摇摇欲坠。1948年11月下旬,国民党政府决定将第六十工厂迁往台湾。

在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号召下,第六十工厂的工友们积极响应,坚决反对迁台。厂方搬迁要拆机器,大家故意把重要零部件拆得残缺不全,阻挠迁台。同时,为做好南京解放后的复工准备,中共南京地下党组织登记工厂的失业工人,很快有三四百名工人登记。

南京解放后,4月27日早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后勤部军械部部长陈子坚和军代表江敏、徐建等骑马来到工厂,受到200多名工友的热烈欢迎。军代表江敏说:“工人兄弟们,我们不是来接收而是来接管,是依靠广大工人兄弟来管好工厂的,你们不辞辛苦地保护了工厂的安全,你们都是工厂的主人,工厂的一切都应交给全体工人兄弟。”

此后,工厂改称华东军区军械总厂,开始焕发新生,在新中国建设中继续展现卓越风采。

1965年以来,南京晨光致力于中国航天事业,从地面设备到航天产品,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经过数十年来的发展,公司具备航天伺服技术研发的核心能力,研制领域涵盖电液、燃气、电动伺服技术,均处于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南京晨光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南京晨光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智能总装创新中心、装配及系统集成中心主依托单位,更在载人航天以及国家重大基础科研项目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牢固树立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金陵”兵工,至今已有159年的历史,虽几易其名,但始终以军为本,见证了中国民族军工和航天事业的崛起,经历了从机器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巨变,在新征程上,必将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