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浙江大學深化卓越教育體系

建設一流高校 造就拔尖人才

【教育傳真】

◎本報記者 江 耘

過去一年,浙江大學2名教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科研經費登上80億元臺階,創歷史新高;全年完成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22項……

浙江大學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未來五年,學校要拔尖造峯,育人育才,建成更加卓越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着力打造五個戰略基地和一個堅強陣地。

4月中旬,浙江大學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了2023年來大學發展取得的新成效。

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

“爲誰培養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始終是教育的根本問題。

浙江大學探索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模式,深化建設以學生成長爲中心的卓越教育體系,着力造就更多擔當大任、全球勝任的拔尖創新人才。

作爲浙江大學王牌學院,竺可楨學院推動以54名“求是講席教授”爲代表的頂尖人才和長聘教授爲代表的優秀青年人才組建教授學術小組。同時,學校設立了“啓真問學”“青青計劃”等多個導學項目,依託高能級平臺引導高層次人才全面參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120餘名優秀學生加入導學團隊,在名師引領下開展長週期、個性化的導學培養。

學校15名本科生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項目,導學團隊中超過60%的學生以第一負責人申報國家級、省級、校級科研訓練項目。

“浙江大學發揮‘人才金礦’作用,讓優秀人才培養更優秀人才。”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常務副院長葛堅表示,學校打造“思想引領—靈感激發—探索研究—科創實踐”全鏈條人才培養模式,激活教師和學生主體動能,構建師生成長共同體。

打造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特區

日前,浙江大學生命演化研究中心教授張國捷及其團隊收集世界上現生一萬多種鳥類的基因組,提供了一套新的鳥類分類劃分方案,完善鳥類物種“生命之樹”,改變了書本里關於鳥類類羣分類和關係的論述。

據瞭解,該成果由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團隊成員會同生物學、人工智能、數學等不同學科的國內外合作者共同完成。

交叉學科建設是浙江大學的一項重要舉措。浙江大學學科建設處處長朱斌介紹,學校建設人工智能、海洋技術與工程等新興交叉學科,並陸續建設“醫學+”“信息+”等7個多學科交叉人才培養卓越中心,重點支持博士生在醫工信交叉等前沿領域開展原創性攻關。

另外,浙江大學還打造工程專業學科交叉“試驗田”,在航空製造、高溫合金等領域設立150個培養項目,協同打造有組織的全方位協同育人共同體。

去年,浙江大學獲教育部首批學科交叉中心試點建設單位。

“我們將以學科高能級平臺爲依託,深度參與國家級高能級創新研究平臺與基地建設,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學科交叉融合創新特區。”朱斌表示,浙江大學正在謀劃建設基礎交叉研究院,着力構建羣峯競秀的世界優秀學科羣。

圍繞重點方向開展前沿研究

20多年前,一臺進口盾構機動輒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如今,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團隊和其他科研團隊一起攻克了盾構自主設計製造關鍵技術。

智能盾構掘進裝備是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該方向通過“基礎理論探索—共性方法創新—關鍵技術突破—核心基礎件研製—行業輻射應用”全鏈條創新,培養相關領域專業人才,推動了我國在盾構掘進裝備領域從“跟跑”向“並跑”和“局部領跑”的轉變。

基於國家對量子科技領域基礎研究和高端科學儀器的迫切需求,浙江大學成立量子精密測量研究院。學校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積極推動實施“地殼物質重力演變”(GEE)大科學計劃、“深時數字地球”(DDE)國家大科學計劃。

創新是世界一流大學的靈魂和核心競爭力。浙江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史紅兵表示,學校實施“啓真計劃”“科技創新團隊2.0計劃”,支持在重點方向開展前沿、交叉和顛覆性研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