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歷來被描述爲弱燕對強秦一次恐怖活動,註定要失敗。但如果仔細閱讀《戰國策》和《史記》中的諸多細節,不難發現,刺秦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刺殺秦王;荊軻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勇武殺手。刺秦失敗看似是荊軻的英雄悲歌,實則與燕太子丹的失察、秦武陽的失常、一個無名氏的失約有着必然的聯繫。

要說燕太子丹和他的父親燕王喜一樣優柔寡斷,又因爲常年被困在秦國做人質,形成了猜忌多疑的心態——荊軻刺秦的全過程都被這樣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太子暗中操控着。所謂三個人的錯,其實都源於太子丹。

荊軻刺秦之前,太子丹讓幾個高貴的頭顱相繼落地。其一,高瞻遠矚、勇敢冷靜的田光,因爲太子丹的一句“願先生勿泄”,在引薦完荊軻後自殺了。這個田光是一個太傅鞠武推薦給太子丹的。雖然他已經過了精力旺盛的黃金時期,不適合去秦國,但他的經驗和謀略是不可替代的。顏丹子竟然懷疑這麼忠誠的人,還給出這麼明確的暗示,足以說明他是個心胸狹隘的僞君子。其二是與秦王有深仇大恨,在燕國避禍的秦將樊於期。樊於期剛逃到燕國,太傅鞠武說,不能收留這個人,要把樊於期送到匈奴去。太子丹不聽,繼續裝着假仁假義的樣子對待樊於期——其實他早就把樊於期的人頭計劃好用處了。兩次燕太子丹都是恭敬在先而算計在後,就連荊軻也不例外——派秦武陽當荊軻的助手,就是最好的證明。

秦武陽是什麼人呢?《戰國策》裏的描述很簡單,只說他是燕國勇士。他十三歲就殺人,眼神兇狠,讓人不敢看他。但這個秦武陽顯然不是荊軻選的,而是太子丹任命的。作爲肩負特殊使命的夥伴,兩人應該有相當默契的配合,至少在策劃上要通氣,但他們沒有。到了咸陽宮接受秦王的接見,秦武陽兇狠的眼神消失了,臉色因恐懼而改變,也許他的手還在發抖,因爲秦王的所有朝臣都發現了。如果不是荊軻非常從容地打圓場,恐怕“圖窮匕見”也不會上演。當帶着劇毒的匕首出現在秦王面前時,一場驚心動魄的刺殺開始了。史書詳細描述了荊軻的所作所爲,卻隻字不提秦武陽這個燕之勇士——是束手就擒了,還是當場癱軟在地?肯定是其中一種情況。

要知道,太子丹在這次行動中可是煞費苦心。就連匕首也是用重金從趙國的徐夫人那裏得到的,而他所喂的毒藥足以見血封喉。這個不能不說是有所準備,但是爲什麼在選擇荊軻的助理上這麼不小心呢?太子丹並沒有大意,只是選擇的標準有偏差:主角荊軻是別人推薦的,有膽識,勇敢,足智多謀,但他的助手不是荊軻選的,而是太子丹自己選的,便於監控和約束荊軻。試想,如果咸陽宮裏有兩個荊軻,秦王能逃脫嗎?

史書寫荊軻的“笑”有兩次:一次,秦武陽露出恐懼,荊軻回以微笑;又一次,事已敗露,荊軻倚柱冷笑。他在笑什麼?他一定在嘲笑自己,爲什麼不多一點耐心等待那個無名氏(這個人從未出現過,暫時稱他爲無名氏),或者能刺秦成功。

在過易水之前,荊軻一直在等那個無名氏,想和他一起做這件大事(如果秦武陽足夠讓荊軻滿意,他就不用等無名氏了)。但是無名氏住得太遠,沒有按時到達。不耐煩的太子丹再三催促荊軻出發,並說出挑釁的話“日已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被太子丹的不信任激怒了,帶着怒氣,唱着悲愴的音調,帶着秦武陽出發了,再也沒有回頭。

這個無名氏真的值得荊軻耐心等待嗎?我們不妨把重點放在“刺秦”這個詞上。其實“刺”這個詞除了“暗殺”之外,還有“間諜”的意思。荊軻刺秦分有兩個策略:上策是活捉秦王,逼其歸還所佔諸侯土地;下策,如果不行,就拿秦王的命來報太子丹。在荊軻看來,秦武陽要幫他完成下策都是比較困難的,但是要做到上上之策,就要這個無名氏的同行。

找相關史料,很難找到這個無名氏的蹤跡,後人也很難做出不合理的猜測,但我們還是可以做一些大膽的分析:首先,這個無名氏絕對不亞於荊軻,荊軻等得那麼辛苦,是因爲他覺得踏實,有勝算。從其他文獻中可以發現,荊軻的智謀超羣,而且不是秦武陽一般的膽識——無名氏絕對屬於那種見義勇爲,大智若愚的人。其次,荊軻認爲自己的方案並不完美,或者說無法解決其中的漏洞。他必須等待無名氏做出妥善安排和周密部署。他也知道這是絕密,連太子丹都不能透露。第三,荊軻是個懂大義的人。他很清楚,只從肉體上消滅秦王(甚至加速燕國滅亡)是沒有用的。只有實現了上策,纔有可能對強秦形成震懾,讓其他諸侯得到鼓舞,從而聯合起來延緩強秦統一的進程。很明顯,荊軻在咸陽宮充滿了猶豫: 憑實力,他沒有把握實現上策;憑意願,他確實沒有準備殺死秦王。

自古燕趙俠士衆多,燕太子丹本應擁有非常豐富的刺秦人才資源,但他沒有珍惜和利用好這些資源,而是在不斷的猜忌和優柔寡斷中,斷送了一次次絕好的出奇制勝的機會。荊軻爲燕太子丹性格的軟弱付出了代價——然而,他卻留下了“荊軻刺秦”這一蕩氣迴腸的千古史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首慷慨激昂的歷史英雄悲歌將永遠流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