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 记者 唐乐燕 实习生 贾丰蔚 文 记者 梅韬 摄

75年前的今天,芜湖解放了,解放军进入芜湖城区。这一天,永载于芜湖史册。

75年后的今天,97岁解放亲历者、芜湖老人鲍弘达,为我们讲述75年前解放军进城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一起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解放军进城前夕

“虽然不远处的江上在打仗,但城区是安宁的。”

鲍弘达生于1927年,黄山人,1947年来到芜湖求学,毕业后任职于我市建设部门。如今虽已97岁高龄,但他的精神很好、思维清晰、谈吐流利,说起1949年芜湖解放前后的事情,记忆犹新。

“1949年4月,我在安徽学院土木工程系就读,即将毕业。”鲍弘达清楚地记得,75年前的整个4月,江对面很不平静。“我们在学校念书,那段时间,每天都能听到江对岸炮声连连,晚上还能看到信号弹……”一直到4月23日,炮火声才停下来。

记者问及当年怕不怕时,鲍弘达摆着手,直言“一点都不怕”。据鲍弘达回忆,当时他和学校地下党同学交往甚密,深受影响,清楚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渡江,所以心里一点都不慌。“实际上,不仅是我没受到影响,当时芜湖城区一切照常。虽然不远处的江上在打仗,但城区是安宁的。”

采访中,老先生再三向记者强调,芜湖城区是和平解放的。史料中详细记载了城区得以和平解放的始末——

从1949年4月20日晚 “渡江第一船”成功突破敌人防线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气势如虹,不断推进,4月21日晚解放繁昌,22日解放南陵,23日解放军沿江东进解放澛港……其间虽然国民党也派出了增援,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国民党守军根本无法抵抗,迅速溃败。眼看江防崩溃,在芜湖的国民党军早已风雨飘摇,部分残兵败卒仓皇逃跑,芜湖城实际成了一座没有布防的空城。与此同时,由于芜湖市区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的有效工作及紧密配合,芜湖解放时,商店正常营业,学校照常上课,工厂没有停产,水电没有中断,社会秩序井然。

解放军进城

学生们上街游行,高呼欢迎解放军进城

虽然已过去75年,1949年4月24日这一天,还牢牢刻在鲍弘达的记忆中,从不曾模糊。

“那天一大早,学生会几个积极分子就四处号召发动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去。”鲍弘达回忆道,那天上午他和同学们一起,从学校出发,途经中山路、二街,一路走到宝塔根,“一路上,我们高呼着‘欢迎解放军!’每个人都很激动。”游行后,学生会还邀请解放军进学校作报告,详细介绍战争的经过。

让鲍弘达最为念念不忘的,是那几个带头的同学。“那一天他们终于公开身份,我才知道,原来他们都是地下党。当时,我们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通过这些地下党同学,了解到进步的思想,对共产党充满敬仰和向往。”鲍老郑重介绍了这几位地下党的名字——吴道栽、章臣权、周鹤峰……他说,不能忘记这些人,这些地下党冒着流血牺牲的风险,在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取得敌人的情报、团结群众等政治宣传工作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迎接解放军进城做了大量缜密、细致的工作。

而那一天,22岁的鲍弘达肯定没想到,当时的他,走上街头见证了历史,他参与的这场迎接解放军进城的游行,后来被详细地载入史册——

《中国共产党芜湖历史》(第一卷)记载:4月24日上午8时,人民解放军二六二团3个营以一营为先导,在市各界派出的代表的迎接和引导下,从老浮桥(今弋江桥)进入沿河路,经国货路、中正路(今中山路步行街)进入市区,沿途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安徽学院地下党组织以“应变委员会”名义组织大中学校几千名师生上街游行,高呼口号,热烈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芜湖。解放军沿街张贴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安民告示。各营分头查封和看管仓库、堆栈,保护公共设施和人民财产。师(团)部设在范罗山,一营驻沿江码头,二营驻火车站,三营驻张家山至鸡毛山一带。由于芜湖地方党组织的紧密配合和有效工作,芜湖完好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在芜湖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谢汝昌、刘格非等起义人员,在原县政府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宣告了芜湖和平解放。

解放军进城后

完成城市接管,建设新芜湖

鲍弘达对于解放军进城的回忆,还有很多是进城后的事情——

“解放军进城十天后,恰逢五四青年节,中山纪念堂里开展了五四纪念大会,吸引了很多群众和学生去看。会上,皖南游击根据地创建人之一、时任芜湖市军管会副主任李步新,向全体民众作了一个多小时的长报告。他从五四运动开始讲起,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革命,阐述了党的宗旨和信念,进一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报告会几天后,中山纪念堂举行了歌剧演出,解放军文工团带来了《白毛女》。那是我第一次看歌剧,唱得特别好,深深打动了我,至今依然是我看过的最高水平的歌剧。现在想来,我党的解放宣传工作做得真好,解放军走到哪,《白毛女》就演到哪,这部剧通过高超的艺术感染力,给广大劳动人民上了一节思想课。”

“到了1949年6月,刚毕业的我正不知何去何从时,听说办起了芜湖干校,便进入其中学习。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收获却很大,干校深化阶级教育,提高阶级觉悟,讲授理想信念。此外,业余活动也很丰富,我还组织办了名为《求真》的墙报,整个人充满着革命热情。”

“1949年9月,我被分配到了市政府建设部门,满怀着激情投入到城市建设中,每天都十分忙碌。我还记得第一个任务是修被水毁的二街道路……到了10月1日前一天,为了庆贺新中国成立,我再次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单位出了一期专题墙报,虽然形式简单,却意义非凡。”

……

细节深处方显历史暗香,鲍弘达老先生这些回忆看似琐碎,却又处处透露着解放军进城后的历史细节——

鲍老听过的报告、看过的话剧的背后,是解放初期芜湖市城市接管的历史,是有条不紊地完成了芜湖市从旧政权到新政权有序的过渡:芜湖解放后,八十八师根据上级党委决定,临时接管芜湖,组织了临时接管委员会;4月30日,芜湖接管工作移交二野第十军;5月1日,华东军区任命杜义德(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十军军长)为芜湖市军管会主任,李步新为副主任;5月10日,芜湖市人民政府成立,发布首张政府布告,华东军区任命李步新为市长,江靖宇为副市长;5月12日,中共芜湖市委员会成立,直属华东局领导,由中共南京市委代管,市委由李步新等11人组成,李步新、杜义德、朱辉、石坚、江靖宇等5人为常委,李步新任市委书记……

而鲍老满怀革命热情投入芜湖建设的个人经历,则映射着芜湖解放初期全市人民团结起来建设新芜湖、迎接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芜湖市解放后,经过数月的军管和建政,至9月下旬召开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整个接管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工作重心开始转向社会改造和经济建设,很快拉开了团结全市各界人民建设新芜湖的序幕。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先后改建、扩建人民电影院、大众电影院、胜利电影院、市新华书店、市文工团等文化娱乐场所和文化剧团等团体,建立市人民教育馆,下设图书馆、俱乐部和体育场,发行革命书刊,放映革命电影,排演革命戏剧和音乐,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社会主义文化开始占领文化阵地。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对市内主要街道中山路、北京路、中江路、中二街,一直到环城路等进行整修……市委、市人民政府建设新芜湖的举措,得到芜湖各界人民异口同声的热烈称赞,为建设新芜湖打响了第一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