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搬进新居

群众笑脸

乐享美食

搬家路上

□本报记者 李永兰 朵玉雪 摄影报道

“家还是那个家,但又不是原来那个家。加固整修后变成了一个新家,比之前更漂亮、更温馨了。”4月25日,在阵阵鞭炮声中,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塔加藏族乡曹旦么村一派喜庆热烈的场景,村民曹生民住进灾后重建加固后的新家时,发出如此感慨。当日,化隆灾后重建首批受灾群众回迁,共有60户村民回到久违的家中。

记者在曹生民家看到,13间房屋全部是砖木结构,卧室、厨房、客厅内各种家具焕然一新,加固一新后的每个房间更加宽敞明亮。

“你看这是新换的地板,纯白色的,玻璃也全都换了。”曹生民告诉记者,地震后他家受损的房屋被鉴定为C级,国家按标准补助了5.58万元维修加固费,还申请到5000元农房保险金和5000元临时救助金及其他费用,加起来有近8万元。“房屋加固工程是今年年后开的工,前后施工半个多月,今天终于又住回来了。”回想起住帐篷、住板房的那段日子,曹生民表示,虽然在帐篷和板房里同样充满关爱,但总比不上在自己家里舒适。

地震造成曹旦么村党支部书记曹福林家的后墙出现裂缝,他家的房子同样被鉴定为C级,加固时土墙换成了砖墙。地震发生后,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曹福林第一时间转移群众,积极组织群众自救,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他同样是群众的“主心骨”,组织群众互帮互助,带头找本村修建房屋的专业人员,为村民们维修受损房屋。

闫财生保是村里的脱贫户,房屋受损评级为D级,曹福林第一时间组织村民把闫财生保家的围墙、大门重新进行修建,同时换掉的还有家具以及生活用品,如今,闫财生保的家大变了模样。

“党和政府一直把我的困难放在心上,脱贫攻坚时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通过产业扶持给了3头牛,每年收入有2万多元,现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让我住进了新家,现在住的房子比以前漂亮多了。”闫财生保说。

曹旦么村村民加杨扎西十多年前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跑运输时发生车祸,不幸成为2级肢体残疾人,在房屋修缮过程中,亲戚邻居们主动前来帮忙,加固后的家就像一个标准的“四合院”,搬回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板房里住得舒心,自己家里住得安心。”

面对记者的采访,搬回来的村民杨吉也有话说:“以前住过渡板房的时候,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米面油以及生活用品都发得及时、发得齐全,我做梦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搬回了自己焕然一新的家,地震时我们心里确实害怕过,是党和政府扫除了我们心里的阴霾,给了我们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据记者了解,曹旦么村受灾农户共有93户,目前已开工91户,完工65户,经县、乡两级验收达到入住条件的有20户,目前已全部回迁入住。塔加乡受灾农户共有554户,开工458户,已完工106户,经县、乡两级验收,达到入住条件的有60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