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天津日報

本報記者 劉茵

近日,我市文博工作者兼任學校思政教師工作已全面啓動,授課教師給同學們上了一場場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大思政課”,不僅讓思政教育更接地氣,也讓青少年從紅色基因中汲取信仰力量,從傳統文化中感受歷史之韻。

館藏文物讓思政教育“活”起來

日前,天津博物館歷史研究部主任劉翔作爲兼職思政課教師走進中國民航大學,以該館常設展覽“中華百年看天津”爲依託,藉助大沽口炮臺營防圖等館藏文物,爲師生介紹了天津發展成爲中國北方最大工商業城市和中西文化交匯前沿的曲折過程。該校飛行學院飛行專業23級學生劉梓航說:“本次課程豐富了我的歷史文化知識,近代百年看天津,革命精神我傳承。今後,我要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將先輩留下的燦爛文明傳承下去。”

天博宣教部的李文靜介紹,本學期,天博思政隊伍已走進全市多所大中小學,通過聽講座、參觀博物館、戶外實地教學、沉浸式互動體驗等形式,讓學生們瞭解博物館藏品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加深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以紅色資源滋養“大思政課”

日前,平津戰役紀念館金牌宣講員李琳走進天津海運職業學院,開展“打贏新時代的平津戰役”主題宣講活動。通過李琳的精彩講述,師生們深入瞭解了平津戰役的背景、經過和意義,也瞭解了天津城市的歷史變遷。戰役中英雄們的事蹟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名師生。

爲有效利用博物館的育人資源,開創文教結合新模式,平津館選出一批優秀講解員組成兼職教師隊伍,陸續走進我市大中小學參與思政教學教研活動。他們成立了教案編寫組,以館中的革命文物、人物故事、歷史事件爲核心內容,將學校教育與紀念館教育相融合,爲不同年齡的學生量身打造一系列富有針對性的教案。此外,他們結合影視資料、歷史照片爲該課程製作了幻燈片課件,通過兼職思政教師的深情講述讓學生在寓教於樂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修養。截至目前,已有50餘所大中小學與該館聯繫聘任講解員擔任思政教師事宜。該館副館長祁雅楠表示,今後將着力打造更多精品思政課程,引領學生堅定文化自信,成長爲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讓科學精神深植青少年內心

爲推動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學習,促進博物館資源融入教育體系,天津自然博物館設計了一系列“大思政課”課程,目前已進入5所學校授課,線上線下共計2000餘名師生參與,受到一致好評。

近日,自博馬一平老師以該館館藏明星展品“小象米杜拉”爲引,爲楊村第八小學的學生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科普教育課。通過馬老師的精彩講解,同學們瞭解到亞洲象和非洲象的區別、大象的演化和換牙規律、大象數量減少原因等知識。

自博科普宣教部主任呂麗告訴記者:“自博結合自身館藏優勢,通過‘大思政課’向青少年弘揚科學家精神,豐富了學生的思政課程模式,給學校開展更多類型的課程建設提供了參照,積累了經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