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天津日報

我市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成效顯著

知識產權新收案件數量同比“二連降”

韓雯 實習生 劉思坤

本報訊(記者 韓雯 實習生 劉思坤)保護知識產權,厚植創新沃土。昨日,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市高院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天津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白皮書(2003年)》。數據見證保護成效,去年,全市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7856件,同比下降32%,“抓前端、治未病”、推進專門審判機構建設、加強專業能力建設……我市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成效顯著。與此同時,我市法院審理的案件還入選“2023年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產權案件”。

2023年,天津法院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7856件,同比下降32%;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8272件,同比下降36%。其中,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民事案件7800件,刑事案件47件,行政案件9件;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民事案件8203件,刑事案件60件,行政案件9件。

在新收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中,著作權糾紛案件4358件,佔66.77%;商標權糾紛案件923件,技術合同糾紛案件291件,專利權糾紛案件156件,競爭糾紛案件133件,特許經營合同糾紛案件73件。其他案由案件593件。

“在審結的6901件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中,有5289件爲調解、撤訴或按撤訴處理結案,佔比76.64%。”在新聞發佈會上,市高院副院長翟紅介紹了天津法院在推進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主動作爲,其中之一就是不斷拓展多元解紛渠道,協調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知識產權糾紛化解。此外,知識產權案件數量進一步下降還與去年大力推進以涉網絡知識產權案件爲重點的前端治理有關,通過“示範判決+批量調解”強化訴源治理工作,知識產權新收案件數量從2021年的13813件下降至2022年的11521件,再到2023年的7856件,實現“二連降”。

衆所周知,知識產權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爲了保護企業核心競爭力,近年來,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持續加大。在去年的知識產權案件尤其是涉及科技創新案件中,天津法院認真落實懲罰性賠償制度,審結的某侵害經營祕密糾紛案中,法院依法保護權利人在PET芯層、HP專用塗層、鐳射材料等領域高科技產品的經營祕密,對以侵權爲業、獲利巨大的不正當競爭者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判賠金額達1540萬元,嚴厲制裁了惡意侵害知識產權行爲,充分激勵了企業科技創新活力。

在司法實踐中,相比其他類型的案件,因專業性強,再加上法律和技術問題交織在一起,知識產權案件是最難判的案件類型之一。完善知識產權審判體制機制、大力實施高水平知識產權審判機構建設工程、選派優秀法官到最高人民法院學習鍛鍊……在“強身健體”後,我市知識產權審判精品頻出,涉“青少年模式”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入選“2023年中國法院10大知識產權案件”,涉“拜爾斯道夫”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入選“2023年中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件”。審結涉普利司通、博世、字節跳動、快手App、公牛電器等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案件,“夸克瀏覽器”案被評爲“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多個案件及案例分析在全國性評選中獲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