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在現代農業發展趨勢下,傳統農業生產面臨着全面轉型。傳統農業區域如何利用好資源優勢,放大產業融合效應?

首先是推動理念之變。其中,最關鍵的兩個環節是生產和經營。傳統的農業生產以資源爲導向,圍着土地和畜禽轉,地裏長啥就種啥、家裏有啥就喂啥;在經營環節也是被動的,自己產啥就賣啥。現代農業則需要以市場爲導向,提升農產品價值。因此,近年來很多地方圍繞市場需求,在生產端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優化種植、養殖結構;在經營端拓寬完善銷售模式,通過訂單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等模式,以需求倒逼生產轉型。

其次是實現動力之變。傳統農業的基礎動力是資源,而現代農業更重視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的應用和發展模式創新,以科技手段推動農業提質增效。以前從春種到秋收都是靠天喫飯,完全以自然條件爲基礎。現代農業則對每個品種、每個管理環節、每個技術應用開展工業級細化,比如一頭牛每天喫多少料、長多少肉,生長多少天出欄,都要經過精確計算。通過科技賦能和精細管理,將一粒種子產量最大化,一頭牛、一隻羊的效益最大化。

最後是構建格局之變。傳統農業生產格局,基本上以農林牧漁爲主。隨着大食物觀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構建大農業格局也需要同步推進。通過建立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實現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近些年,不少地方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突破了傳統的農業生產空間和自然條件限制,以工廠化的模式進行食物生產,在供給端豐富人類營養攝取來源的同時,有效利用各類農業廢棄物,大幅提升農業生產效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