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北向資金淨買入224.49億元,爲2014年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最大單日淨買入額

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合計淨買入719.68億元,遠超2023年全年淨買入額

◎記者 汪友若

從“看多中國市場”到“做多中國資產”,外資正持續流入A股市場。

4月26日,北向資金大舉加倉A股,開盤後僅半個小時,其淨買入額便超過45億元。截至收盤,全天單邊淨買入224.49億元,爲2014年互聯互通機制開通以來最大單日淨買入額。其中,滬股通淨買入113.23億元,深股通淨買入111.26億元。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已合計淨買入A股719.68億元,遠超2023年全年淨買入額。

當日盤後交易數據顯示,招商銀行、比亞迪、寧德時代分別獲北向資金淨買入9.73億元、7.96億元和7.54億元。此外,貴州茅臺、興業銀行、中際旭創等個股淨買入金額均超4億元。

北向資金並非唯一透露出外資進場痕跡的數據指標。國際金融協會(IIF)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3月,外國投資者在新興市場投資組合中增加了約327億美元,這是外國資金連續第五個月淨流入新興市場。其中,中國股市、債市分別獲17億美元、21億美元的外資淨買入。這是自去年6月以來中國股市和債市首次雙雙獲得外資淨買入。

在此之前,已有多家外資金融機構陸續上調對中國市場的評級。高盛亞太首席股票策略師慕天輝(Timothy Moe)及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在本週早些時候的媒體會上建議投資者繼續超配A股:“從宏觀經濟增長、盈利增幅、估值等多角度分析,中國A股、日本、韓國等亞洲市場股票值得關注。”“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情緒和風險偏好已有所改善。”

瑞銀全球新興市場股票首席策略師蘇尼爾·蒂魯馬萊也在本週初上調MSCI中國指數評級至超配。3月,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稱,全球資金正在重返中國股市,部分區域主動型基金開始增持中國市場的成長型和科技類公司。

從內生動力來看,外資大幅迴流中國市場,與中國經濟恢復向好、穩增長政策逐步顯效、A股及港股估值水平較低等多因素不無關係。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克里斯蒂娜·胡珀(Kristina Hooper)認爲,中國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出乎意料地高於預期。這表明,有針對性的財政刺激措施正不斷增強信心,對經濟帶來有利影響。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在對A股二季度市場的展望中表示,二季度A股有望延續反彈,主要因爲高頻數據驗證了中國經濟的進一步企穩,爲多數行業提供了估值修復的契機。同時,海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變化較年初全球投資者的預期也逐漸轉鷹,驅動部分資金從高估值市場小幅度迴流低估值市場。

從外圍因素來看,在經歷了一季度的大幅上漲後,美股市場近期波動顯著加劇。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與道瓊斯工業指數4月以來分別下跌3.92%、4.69%及4.32%(截至當地時間4月25日收盤)。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4月25日公佈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1.6%,增幅較去年第四季度的3.4%明顯收窄。這一數字遠不及此前市場預期的2.5%。經濟增速放緩而通脹數據反彈,使得美聯儲貨幣政策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

聯博基金資深市場策略師黃森瑋表示,4月海外股市震盪起因於對美國通脹及美元利率可能居高不下的擔憂,而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因素擾動進一步加劇這一擔憂。“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際投資者若想要尋找市值夠大、流動性夠充足的股票市場以對沖美國通脹及美元利率萬一居高不下帶來的風險,此時A股反而有望成爲分散風險的市場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