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蘇武身邊的精彩配角

漢朝蘇武的事蹟,千餘年來備受傳頌,班固所書《後漢書》中的名篇《蘇武傳》,更常年位列語文教材。

莘莘學子們從蘇武十九年被困的苦難、兩次爲節義欲自殺的氣魄等各方面入手,解讀分析着這位初心不改大英雄的人生軌跡。

——但其身旁的一名小隨從,也有絲毫不遜色的璀璨光芒,一度成爲被匈奴視作心腹大患的可怕對手,他以一己之力,爲大漢的對外關係締造出全新的格局。

此人就是常惠,曾是蘇武使團中不起眼的小隨從。

漢朝營救時,順手一併帶回,卻沒想到成長爲足以跟蘇武並肩而立的雄鷹,六出西域、五至烏孫,靠實力完成由貧寒白身到封侯的傳奇。

用當下的流行詞來說,常惠實現了階級跨越。

他不僅在當時名震一方,連大名鼎鼎的外戚大將軍霍光都對他的殊榮心存芥蒂,三五不時就進言挑撥,身後更名垂千古,班固的《蘇武傳》裏特意提及常惠高達八次。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蘇武的聲望就像朝陽過於耀眼,將常惠蓋的黯然失色了不少。

下面就來詳細講一下他的故事,主角蘇武被流放的時候,作爲配角的常惠在幹什麼,爲何能成爲讓匈奴畏懼的對手。

二、逆天改命的常惠

常惠並不是被命運推向匈奴,而是主動選擇逆天改命的人。

他出生於太原的一貧寒之家,漢朝的階級相當固化,寒門想要逆襲就跟鯉魚躍龍門一樣困難,跟其出身一樣的大多數人,都選擇安貧樂道、不爭不搶的過一眼望到頭的日子。

可他卻不甘心於此,他就像男頻小說裏的勵志草根男主一樣,要尋到支點來撼動整個人生,蘇武出使匈奴,就是常惠看到的機會。

由於漢朝跟匈奴劍拔弩張的關係,這在當時並非是一個惹人爭搶的好差事,畢竟鬧不好要麼丟命、要麼辱損漢室的威嚴,返回故國也沒好果子喫,其中分寸尤爲難辦,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但常惠卻自告奮勇,願隨蘇武出使匈奴,朝廷都欽佩其布衣卻有凌雲志的膽氣,破格封其爲“假吏”,成爲使團三位帶隊官員中之一。

蘇武使團這次的任務是交換雙方扣留的使節,按說也沒有那麼難辦,畢竟匈奴也想要回自己的使節,可副中郎將張勝策略失誤,私下參與匈奴內部的政變活動,事後敗露令全員都受到牽連。

分析張勝的這波操作,其實也不算太莽,政變本就是豪賭型事件,若站對邊的話,則漢匈兩國的關係會有質的飛昇,可惜的是成王敗寇,輸了。

蘇武被匈奴放逐到貝加爾湖一帶,常惠等人是“各置他所”,也就是分別關押了起來。

對待蘇武,匈奴都能從肉體到精神給予全方位的打擊,那對常惠等人,則鞭撻、苦役跟奴役都是可推斷出來的待遇。

漫長的19年裏,常惠就忍常人不能忍,在匈奴過着臥薪嚐膽的日子,可這份苦難並未磨去他的初心和骨氣,反倒更淬鍊出過人的毅力。

常惠積極學習匈奴的文化語言,跟當地看守達成友好的關係,趁着漢朝使者來匈奴的機會,偷偷前去相見,祕密商議出解救蘇武使團的計策,最終匈奴不得不承認蘇武一行人還活着的事實,放其返回漢朝。

如此艱難的自救計劃,常惠竟然步步爲營的實現了。

首先需要過硬的情商跟社交能力,纔可以與看守結交,畢竟人家本就是奉命來監視,戒備心定然很強,可常惠卻能在眼皮子底下完成跟漢使者的密議,說服其依着自己的計策來逼匈奴釋放蘇武使團。

三、小人物的發育

常惠終結身陷匈奴的19年被困生涯,返回漢朝後,就受封中郎及光祿大夫,但他並未就此享受嶄新的人生,以作補償,反而立志要跟匈奴死磕到底。

匈奴跟漢室都在經營外交,目的是壯大自己的羽翼,西域地區因地理位置特殊,成爲必爭之焦點,常惠就打算從西域入手,爲大漢獲得更多的同盟國,從而共戰匈奴。

漢宣帝本始二年,烏孫國來信求助。

原因在於和親的解憂公主,被匈奴直接向烏孫索要,這是找茬兒開戰的藉口,既是對烏孫昆彌的羞辱,也是對大漢的挑釁,就在試探漢室是否敢出兵相助烏孫。

那大漢到底如何做抉擇?也不能僅僅看封信就定了,派去烏孫落實情況的使節就是常惠。

他頭一次挑大樑的外交活動超額完成任務,不光帶回烏孫昆彌和解憂公主,還傳達出烏孫願意出國內五萬騎精兵,一起攻打匈奴的消息。

可見常惠的能力過人,烏孫國夾在漢匈之間,向來屬於騎牆派,希望能兩頭不得罪,娶了漢室的公主後,又納匈奴之女,兩邊聯姻,打算隔岸觀火。

但常惠的出使,卻說服烏孫擯棄匈奴,徹底倒向大漢,這對匈奴無異於一大打擊。

緊接着,常惠二次出使西域,名義上是“持節護烏孫兵”,實際則是跟烏孫部署具體的攻伐匈奴作戰計劃,雙方的配合和協調都歸其負責,聲勢浩大的軍事行動開始了......

黑壓壓大軍壓境,《匈奴傳》裏記載震懾的他們老弱紛紛奔走逃命,完全亂成一鍋粥,最終常惠所在的烏孫大獲全勝,給漢武帝時期“西域尋求盟軍斷匈奴臂膀”的願景跨進一大步。

四、小隨從也不能被忽視

而常惠對匈奴的威脅才漸入佳境,可以說他每一次出使西域,都會給匈奴造成棘手的麻煩.

如帶着“金幣還賜烏孫有功貴人”任務時,他一邊鞏固漢烏兩方的聯盟,一邊還發起對烏茲的進攻,爲大漢斬獲一屬國的同時,還威懾了匈奴。

奉命率軍解救被困匈奴的屯田士卒時,烏孫主動前來相助,並逼迫匈奴退兵,還在烏孫的立儲之爭中,徹底將攀附匈奴的心思一舉斬斷,將其收爲漢室的鐵桿同盟國。

最終常惠第八次出使烏孫。

不同於以往的完成任務就走,而是常駐開始管理起事務,代表烏孫已由盟國變爲屬國,匈奴在常惠的一次次外交活動中,基本沒有什麼反擊能力,被凌厲中不失謀略的手腕逼的節節敗退。

放在歷史時間線裏來看,蘇武使團被困在匈奴時,屬於漢武帝晚期,這會兒兩方爲匈奴佔上風,但常惠卻在逆境裏一天天精進自己的實力。

哪怕身陷囹圄、朝不保夕,可卻有膽識深入瞭解匈奴的一切,纔有歸國數次出使西域的有的放矢,目標明確的精準打擊敵人,有條不紊的剪斷匈奴的左膀右臂,使得其孤掌難鳴。

估計匈奴無論如何都想不到,當年爲階下囚的常惠,一個半分都不起眼的小隨從,竟然會成長爲不容小覷的可怕對手。

可世間,最難得的就是後悔藥,匈奴再如何悔不當初,也擋不住鳳凰涅槃後的常惠對其造成的殺傷力。

因而綜上所述,名氣響噹噹的蘇武使團裏,值得被大家銘記於心的不僅有蘇武本人,還有曾是隨從的常惠,他將英雄不問出處詮釋的淋漓盡致,在講究門第出身的大漢,書寫下一段震撼人心的傳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