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王智遠”(ID:Z201440),作者:王智遠,36氪經授權發佈。

請問:你重視小錢嗎?什麼是小錢?

我問兩位朋友,他們看法不一。一位說:中午點一次外賣、下午喝一杯咖啡的錢,都算小額開支,可以隨意花費。

另一個富三代看法比較寬鬆,他說:每個月買包,幾件衣服,週末做飛機去其他城市玩一圈,這些是小錢;我沒這麼奢侈過,接着問,你如何定義小錢?

他說:一筆錢的金額只佔總資產的七分之三或更少,就認爲是小額。這種方式幫他管理財務,確保在享受生活時,不會對經濟狀況造成太大影響。

我趕緊算了一下。

如果一個人月收入2.5萬,那麼,七分之三是10714元,好像有點多哎。但你有沒有考慮過,絕大部分達到該標準的人,每月消費水平比這高。

例如:租房。都月入2.5萬了。什麼檔次,還合租,起碼一居室獨立公寓起,怎麼也得4000塊;喫飯,日常幾十塊無所謂啦,週末還要跟朋友聚一下。

至於買衣服,一般會選擇小衆品牌;化妝品基本兩個月一買,一套水乳、眼霜來,平均每月也得有2000塊;對了,還不算開車加油等亂八七糟的。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原來,小錢正在掏空錢包。

01‍‍

可是,問題來了:爲什麼有的人往往看不起小錢呢?

這要從一件小事說起。

前段時間,爲了減肥,我把碳水替換成了西紅柿、黃瓜等水果,幾乎每天都要跑一趟超市或菜市場。買東西通常不問價格,直接挑七八個,稱重後付款走人。

因爲消費頻次高,每天都去,這兩天關注到微信記賬的賬單提醒,發現每次平均要花50-100塊,一週下來差不多要花1000塊。

後來看着小票,算了一下:一個蘋果大概4塊錢左右,西紅柿、黃瓜7塊錢一斤,我才意識到,買菜成本不比飯店喫飯便宜,「菜市場自由」也有巨大隱形成本。

另外,平時工作忙,我經常網上買東西。我習慣比價,甚至會花半天時間在社交平臺研究,看博主種草信息,確保沒被薅羊毛;但是,當我去看電影或者外出喫飯活動時,卻傾向於大手大腳,對幾塊錢毫不在意。

啊,我被場景錨定了。

菜場看起來不貴,因爲我的認知中,“菜應該不會太貴”;網購時,錨點是“最低價”,所以,我會花更多時間成本去尋找最好的交易。

涉及線下活動時,錨點是“享受折扣和便利”,所以,對價格不那麼敏感;理解這個,你就能理解生活裏很多讓“錢包變小”的部分現象。

那麼,除此外還有嗎?

當然,自洽雞湯也要算一碗。什麼意思?有的人比我能說:例如:錢存銀行裏是死的,花出去纔有生命;不要讓未來不確定性,搶走現在的快樂;你不花錢,錢都被別人花了。

還有更生猛的,他們能把大佬搬出來。

房地產大亨格蘭特·卡多恩(Grant Cardone)說:“一個人只有在金錢上大膽時,才能在生活中無畏”;沃倫·巴菲特說(Warren E. Buffett),“會賺多少錢並不重要”。

這些話在某些場景下才具有啓發性,沒有正確理解背景信息,很容易被曲解,此外,句子押韻往往符合人的記憶,讓你認爲它是正確的,從而忽略了邏輯關係。

在認知心理學,把這歸屬到“可得性啓發式”(Availability Heuristic);簡單講,一個人要做簡單的決策時,容易想到的信息往往影響最深。

除前面提到的,還有一個重點:手頭的錢,遠大於消費金額,我們會感覺小額支出下行風險(downside risk)低。

月收入2萬,同比買的產品、服務價格幾十塊、小百塊之間,你會認爲損失不會太大。但當醒悟過來,纔會注意到小額累積的損失,造成心理不愉快;所以,每次只花一點小錢,長期下來真不少。

02‍

我還遇到一種情況:一些人看不上小錢,還總侃侃而談想賺大錢。

他們說,很多事情反常識,你每日寫作比每週寫作要容易;更高級的人工智能比低級的更早普及;賺大錢比賺小錢更容易。真的是這樣嗎?

我並不覺得。爲什麼這麼說?

不去討論抽象的定義,只談具體的;什麼是大錢?暫且將其定義爲和你年薪相當的金額;假設現在月薪3萬,那麼,36萬就算大錢。

聽起來合理吧。如果想在很短的時間內,比如半年,賺到相當於一年收入的錢,該怎麼做呢?我梳理下了,基本有兩種比較保守的方法:

  • 通過投資

  • 被動收入

先說說投資。月薪3萬的人可選投資策略包括股票、基金、債券和黃金等;關於加密貨幣、P2P風險大先拋出。

那麼,剩下的選擇有股票和基金。如果你打算在半年內通過這兩者賺到36萬,需要多少前期投入、多大槓桿呢?

我不擅長數學,讓AI來幫忙計算期望回報率。它算後說,年化回報率按20%,半年理論回報率10%,初始要投入360萬。即便考慮使用2倍槓桿,也要投入180萬,還不包括風險成本。

這,看起來有點不切實際。

於是,我找到一位買茅臺股票的朋友,他告訴我,三四年前以每股大約140元的價格買入,到現在股價已經翻了5倍。

但仔細考慮總投資、持有時間,實際賺到的現金並沒有最初想象的那麼多;況且,主要來源靠長期持有和股價高增長,這種策略,不適合希望在半年內快速套現的人,目前市場也沒有這樣的機會。

嗯,我明白了。

第一條路走不通,那就試試第二條路:被動收入。被動收入有兩種快速的方法:一,一份時間賣給多個人;二,投入更多時間來服務更大的客戶。

先看第一種方法:

假設你有一門課程,每門課程售價199元。要達到一定收入目標,要賣出大約1809次課程。

假設有8000個朋友,不考慮其他途徑,僅從朋友圈來看,按照10%轉化率計算,800人購買能帶來大約16萬的收入。

背後投入成本會更高一些。比如,花費大量精力,去分析哪些人會付費,並確保開發的產品能吸引他們真正付款。雖然只有半年的時間,聽起來時間緊迫,但目標未必不能實現。

再來看看第二種:

我們提高客單價,相應地,客戶數量減少。比如,一個月入3萬的總監,他的朋友圈裏,有老闆、經理和行業內的專業人士;假設提供諮詢服務或培訓,每個客戶預算2萬,目標是在半年內服務18位客戶。

這聽起來較爲合理,難嗎?反正,我剛創業時沒拿到。

因此,我分別諮詢兩批人。

拿到結果的人說,創業後期,已經有產品定型、收費標準,客源也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半年賺到36萬問題不大。對了,老大哥還送我一條經營常識也分享給你:

能成爲一個行業前百分之十,精通到別人追不上你,就能掙大錢;嗯,卷的地方總有某種溢價,這碗雞湯我先幹了。

沒拿到好結果的人認爲,非常難。

難在哪呢? 對行業不夠了解,摸索成本至少1-2個月;加上開發產品需要時間,還要在線上找到客戶並進行交流,無形成本很大。

所以,不論直接投資或開發被動收入,都要面對嚴峻的挑戰,開局即巔峯的劇本,並不好拿,上來想賺大錢,有點難。

03‍

既然短期賺大錢不容易,我們來談談如何賺些小錢。

上述說了,消費視角小錢代表零用錢,那對於創業者來說,小錢該怎麼定義?有個朋友說:如果你每月收入3萬,3萬以下的額外收入就算是小錢。

問題來了,怎麼賺到小錢?

不好意思,可能讓你失望了,因爲又要出賣時間。不管在公司上班,還是做個體戶,都在做出賣時間的行爲。比如,開滴滴、送外賣,給人用AI寫文案,做圖片.....

那麼,這種出賣時間邏輯下,能做什麼來提高收入?

我一個碼農朋友說:“在大廠,以前每月爲多拿幾千塊錢,每週會計算工作小時數,正常五天工作制每週40小時,他們會捲到70小時,極端時能幹90個小時。

天啊,我快速算了算,問他:每天超過15小時,每週工作7天,總共就105小時,這105小時能多賺多少錢?他說:嗯,大概5000塊左右。

好慘這麼長才5000塊。問題是,長期工作人也受不了。

後來他說,公司現在實行“靈活工作制”,意味着沒有加班費;所以,增加工作時長每個月換更多小錢,能賺到,也不適合所有人,長期看,挺痛苦。

再找找第二種方法:提高單位時間收入。

什麼意思?一句老話所說:低效的勤奮不如高效的社交。我能不能提升下學歷(比如,讀MBA或EMBA)或者和老闆建立更好的關係,實在不行跳槽、提升個人技能等。

目前來看,一些優質的MBA課程,學費超過了10萬,EMBA可能高達20-30萬。嗯,這個價格讓人有點心疼啊;好像與老闆建立關係也並不簡單,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擅長社

至於跳槽,可能帶來薪資提高。如果漲幅沒有30%,就要仔細考慮一下;並且,跳槽意味着,你將放棄之前累積的資源,面臨許多挑戰和不確定性,風險本身還會導致資產貶值,看來,這條路要長期堅持纔行。

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嗯,我想想,有,下班搞副業。

問題是:怎麼搞副業可以賺的多一點?

我一個鄭州的朋友說,下班去擺攤,考察半個月目前賣”芋頭紅豆奶磚“,一杯23塊,一晚上能賣20杯左右。客流量多時單天超過1000元過,差時100-200也有,但不能有坐商思維,得騎着小三輪跑來跑去。

另一個朋友說,做運營出身,下班做做自媒體,每個月通過教學和賣課程,能賺個幾千塊。這讓我好奇,因爲我自己也在做課程,但效果沒他好。

我問他原因,他這樣解釋:

現在注意力有限,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很少有人願意花大價錢買一整套課程,即便買了,也往往不會去認真看完。

他的教學方法是針對一個具體問題,做一節課,一篇內容或一個PPT。這樣,每解決一個問題就收一次費,看似很小,卻能極少成多,降低付費和學習的門檻。

原來如此。

線下是不錯的選擇,線上得找到個人長處,力求一擊發揮到極致;所以,掙小錢邏輯上,提高工作時長、提高單位時間收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反之,有條件情況下,搞搞副業還能作爲參考,消費真爽,賺錢真難。不過,我有個建議:年輕時,平衡好主業、副業的關係。

04‍

看到這裏,總會有槓精說:“一天到晚只顧着小錢的人,小家子氣,摳摳搜搜的,註定賺不到大錢。”真的是這樣嗎?未必哦。

爲什麼這麼說呢?

這裏有三個關鍵信息:節儉、摳門、賺大錢。很多人認爲,個人過分節儉行爲和積累大量財富之間存在某種負面關聯。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種小心謹慎的行爲其實是一種「風險規避」

跟你講一個故事:

提到巴菲特老爺子,至今,每當別人回想起他,也會想到樸素的房子、喝着廉價的可樂,享受經濟型早餐等行爲。

似乎節儉習慣,並沒有阻止他成爲投資界的巨頭。相反,節儉實際上是他投資策略的一個重要部分,體現出對財務的精打細算與長遠規劃的能力。

再一個,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是節儉?

說白了,節儉,是在確保基本需求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儘量少花錢,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這意味着,注重物品的性價比和使用壽命,不盲目追求奢侈品和過度消費。

比如:

選擇購買性價比高的產品,東西壞了可以修而不是替換;在可能的情況下,利用優惠和折扣;將省下來的錢,投資在身體、個人成長、教育等有積極影響的事務上。

摳門呢?是你的節儉行爲給身邊人帶來了困擾。

我聽過一個笑話:

有一對父子,一天,鄰居對這家的兒子說:這輩子,能喫上你家請的飯嗎?兒子馬上白了他一眼,回答說:下輩子吧。結果,父親聽到了,立刻走過來給了兒子一個巴掌,說:誰讓你這麼答應的,下輩子也不行!

因此,節儉、摳門、賺大錢同等起來,是一種認知偏差,特別錯誤的認爲三者有因果關係。

對於普通人來說,賺錢是升維的過程。許多人會設定一個目標,比如月收入過萬。數字看似簡單,背後的意義遠不止這些。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連月入過萬的副業都搞不定,如何去實現更高的目標呢?你可能會說,生意有機會成本,但這種向“上天下訂單的許願行爲”,真能改變能量守恆定律的話,誰還會這麼辛苦呢?

總結而言

錢,不是大風颳來的。

每個人都有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的權利,也可以完全節儉;但,千萬別摳門,別過分大方;當然,也祝福你賺大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