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中國科學院牽頭實施、被形象稱爲探測宇宙中轉瞬即逝“焰火”的空間科學衛星愛因斯坦探針(EP)任務,4月27日在北京發佈其第一批在軌探測圖像,包括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WXT)指向銀河系中心的觀測圖像、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首次報告的暫現源、後隨X射線望遠鏡(FXT)對蟹狀星雲(Crab)觀測圖像、後隨X射線望遠鏡對梅西耶87(M87)橢圓星系觀測圖像。

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之一的空間科學論壇當天下午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探針衛星任務團隊在論壇上發佈了該衛星首批在軌圖像。其中,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指向銀河系中心的觀測圖像,曝光時間約40000秒,幾乎所有明亮的X射線天體都能在圖中分辨出來;首次報告的暫現源伽馬射線暴候選體(EP240219a),也是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最早發現的若干暫現源之一;蟹狀星雲是著名的超新星遺蹟,其前身星爆發於1054年,中國宋代天文學家曾觀測到並詳細記載下來;M87是室女(Virgo)星系團中明亮的巨橢圓星系,其中心有一個大質量黑洞。

愛因斯坦探針衛星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袁爲民研究員發佈並介紹該衛星首批在軌探測圖像。中新網記者孫自法攝

據介紹,愛因斯坦探針衛星自2024年1月發射入軌以來,兩臺有效載荷寬視場X射線望遠鏡、後隨X射線望遠鏡在軌測試和儀器定標期間,獲取多組宇宙天體的X射線科學觀測數據,已探測到新的暫現源17例、恆星耀發168例,併發布全球電報10餘條,引導國際上多個光學和射電望遠鏡、空間 X射線天文臺開展了後隨觀測。

愛因斯坦探針衛星探測到的新暫現源具有不同的起源類型,有潮汐瓦解恆星事件、伽馬射線暴、新的磁激變變星、新的X射線雙星等,觀測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和關注,爲中外地面和空間望遠鏡協同觀測提供了重要的指引。

衛星任務團隊表示,下一階段,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將繼續按照既定計劃開展並完成在軌測試,加強中外合作和數據開放共享工作,持續探測宇宙中轉瞬即逝的“焰火”,爲高能時域天文觀測和研究做出有顯示度的貢獻。

愛因斯坦探針衛星首席科學家助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張臣接受採訪時展示手機中的該衛星首批在軌探測圖像。中新網記者孫自法攝

據瞭解,愛因斯坦探針衛星於2024年1月9日成功發射,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立項並實施的空間科學衛星系列任務之一,由中方主導,歐洲空間局、德國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法國航天局以國際合作形式參與衛星研製,旨在發現和探索宇宙中X射線暫現和爆發天體,併發布預警以引導其他天文設備進行後隨跟蹤觀測。(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