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4月27日,2024中關村論壇首屆“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在中關村展示中心舉辦。據悉,爲吸引服務更多海外學生回國發展,北京市首家“國際人才港”將落戶南中軸地區,針對入駐國際人才港的優秀人才團隊,北京市豐臺區還將定製推出“青年人才創新創業‘三個一批’支持計劃”,扶持青年創業。爲加強人才交流,京津冀三地圍繞留學人才的協作發展日益提速,在論壇舉辦當天,三地五單位還共同簽署了“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合作協議”。

重要人才庫

留學人員作爲國家重要的人才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力軍,是中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主陣地,留學人員要勇當中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

近40年來,隨着我國與海外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日益加深,越來越多學子開始選擇到海外深造學習。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已有累計至少640萬留學生跨出國門,到海外深造;同時,還有430萬海外留學生回到中國投身建設。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表示,對廣大留學人員而言,創新創業是報國圓夢的階梯。進入新時代,在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方針指引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的熱情高漲,在教育科技、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領域大顯身手。

以西湖大學爲例,據施一公介紹,近幾年西湖大學已有230位優秀科學家加盟,擔任博士生導師,他們絕大部分是留學歸國人員。既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走出國門的早期留學生,也有“90後”的新一代留學生。

現場簽約

留學人才回國熱情高漲,如何從政策端對其做好扶持成爲關鍵。以京津冀爲例,目前三地歐美同學會正開展深度協作,推動留學人才交流。

正值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週年之際,在論壇舉辦當天,京津冀三地歐美同學會與中央企業歐美同學會、中國科學院留學人員聯誼會共同簽署了“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合作協議”,明確三地五單位在產業和人員互動、協同創新、產業協作、聯誼交流等方面合作的具體舉措。

爲推動更多留學人員回國投身建設,論壇舉辦當天,中關村豐臺園與包括康奈爾大學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等在內的5家招才引智學聯夥伴進行了現場簽約。同時,5家國際知名的高校留學人才創新企業也簽約入駐中關村豐臺園。

本場簽約不僅吸引了海外歸國留學生,也有外籍來華留學生參與。例如,簽約入駐中關村豐臺園的於中美(Jong-May Urbonya)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於中美選擇了留在中國創辦企業,用數字科技賦能中國古詩詞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大人才”觀

爲吸引扶持更多留學人才歸國就業創業,推動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加快高層次人才和高端產業集聚,北京市首家集“政務+文化+生態+市場”要素於一體的“國際人才港”將落戶南中軸地區。“國際人才港”將立足“服務國家戰略、輻射京津冀協同發展、集聚全球人才”的定位,秉持“大人才”觀,聚焦全域人才服務,構建更加創新、開放、包容的人才生態港羣體系。

針對入駐國際人才港的優秀人才團隊,豐臺區將定製推出“青年人才創新創業‘三個一批’支持計劃”,爲青年人才來區發展提供資源支撐。同時聚焦青年學子職業發展、創新創業等多元需求,實施“啓航計劃”“陪跑計劃”“扶搖計劃”,舉辦“青創人才周”等活動,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長。

據介紹,近年來,豐臺區積極推進人才工作,開展學子回家系列活動。豐臺區還舉辦了豐臺人才大會,與在京高校重點企業建立人才協同發展合作關係,發佈京津冀人才協同發展機會清單,釋放人才培育、產業協同、生態優化三大類12項近千條機會清單,推動三地人才一體化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 趙博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