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河北日報

河北日報訊(記者王璐丹、宋平)從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上獲悉,截至2023年12月底,中關村企業在津冀設立分支機構數量已突破1萬家。其中,在河北設立子公司、分公司累計5589家,投資額1015.01億元。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年來,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門充分發揮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輻射帶動作用,結合天津先進製造優勢、河北環京地緣優勢,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協同發展。

高起點推動雄安中關村科技園建設。組織11家中關村集成服務機構入駐園區爲企業提供“一條龍”式的入駐服務,推動50餘家企業入駐,園區一期入駐率達90%。高水平推進濱海、寶坻和保定中關村合作園區建設,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註冊辦公企業362家,在園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3家。推動區域內7家國家級高新區及2家省級高新區組建京津冀國家高新區聯盟,努力打造資源優勢互補、產業銜接配套的科技園區格局。

持續推動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簽署《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戰略研究和基礎研究合作框架協議》,累計投入經費8700萬元資助177項基礎研究合作項目,連續舉辦9屆京津冀青年科學家論壇。加大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力度,聯合發佈1155家的京津冀科技創新券服務提供機構(開放實驗室)目錄。

深入推進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融合發展。支持技術轉移機構跨區域開展合作,推動中關村機器人中心在唐山建設機器人與智能製造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持續開展跨區域合作;加強科研和中試環節銜接,支持中關村精雕智造公司整合津冀製造資源建設精密加工共性技術平臺,整合區域優質產業鏈資源30家,持續強化“北京研發、津冀製造”模式。推動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建京津冀氫能產業創新聯合體,形成覆蓋全鏈條的產學研協作新模式。設立“京津冀協同創新推動專項”,累計投入近2.4億元科研經費,立項支持95項課題,引導社會投入5億元,支持北京優勢創新資源與津冀創新主體開展聯合研發,形成河北張家口赤城數字農業智慧園區綜合管理平臺、雄安高鐵站片區能源優化運行平臺等多個協同創新成果。

下一步,京津冀三地科技部門將持續加強京津冀基礎研究合作,支持創新主體跨區域開展共性關鍵科學問題研究和實質性合作。加快推動雄安、保定、濱海、寶坻中關村共建園區建設,持續打造“類中關村”創新生態,積極引導各類創新要素資源和關鍵環節有效落地。支持中關村產業聯盟、協會組建專業領域對接平臺,促進技術協作和產業協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