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台州日報

寵物的主人希望記錄下它們生命裏的美好瞬間。

金玟吟鏡頭中的流浪狗。 本圖由採訪對象提供

臺傳媒記者彭 潔文/攝

成爲攝影師之後,金玟吟手裏的鏡頭最初對準的大多是素人和模特。現在,她仍算得上是個肖像攝影師,只不過出現在鏡頭裏的,變成了可愛的貓狗——這些寵物的主人希望記錄下它們短暫生命裏的美好瞬間。於是,這位專拍寵物的FOGPHOTO攝影工作室攝影師舉起相機,將這些剎那定格爲永恆。

“從2012年拿起相機,拍照這件事,也算堅持了十多年。照片裏藏着我的思考和表達,對我來說,攝影的確創造了一個精神樂園。”金玟吟認真地說。

攝影師

金玟吟第一次拿起相機時還在讀初中。她記得,那臺被父親買回家的索尼卡片機,據說原本要賣2000多元,但在一番討價還價後,以1000多元的價格就買到了。抱着“我爸還挺厲害”的想法,她開始擺弄那臺卡片機。

在杭州上大學時,她讀的是工程造價專業,手裏的裝備已經進階到了單反相機,並靠着幫同學拍照片掙到小錢。畢業後,她去了一家大型攝影連鎖店,成了一名修圖實習生。很長一段時間後的某天,她突然意識到,自己手裏乾的活,似乎已經是一件與拿相機無關的事了,“修圖好像就是一個結果,我完全沒有參與到攝影的過程中去”。

金玟吟辭了職,去廣州的一家培訓機構進修學習攝影,那時起,她心裏那顆成爲攝影師的種子開始慢慢發芽。學習結束後,她從廣州來到上海,加入了一家規模不大的攝影工作室,正式成爲一名人物肖像攝影師。

上海無與倫比的時尚屬性和包容性,吸引着許多攝影師,在這裏,他們總能找到自己期望呈現在鏡頭中的人或物。對金玟吟來說,亦是如此。時尚攝影的創作拍攝,需要從寫方案、找模特開始,整個過程並不簡單,“模特的氣質、妝造、服裝、調性等等都要符合主題的表現。”在FOGPHOTO攝影工作室,有一面牆貼滿了她那七八個月時間裏拍攝的一些時尚攝影作品,金玟吟指着正中間一張色調昏暗的照片說:“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中的模特全身都是黑色裝扮,就連飛起的眼線都是厚重的黑色,頭上戴着一頂毛絨絨的大檐帽,一手高高抬起一手叉腰,前臂也裹着黑色的羽毛,“這張照片的主題是‘烏鴉’。”她說,“模特的造型搭配、妝容都是我們自己設計的,模特也是自己找的。”

但小小的攝影工作室和金玟吟都沒能在疫情中的上海繼續生存下去。後來,工作室關門了,她回了台州。

寵物

“我想拍寵物。”在臺州從一個爲公司產品拍攝照片的崗位上辭職後,金玟吟堅定地對朋友說。兩人一拍即合,2023年8月,這家專拍寵物的FOGPHOTO攝影工作室成立了。

“我自己本身就很喜歡狗,小時候家裏就一直養狗。”她回憶。如今,她養着一條叫卡卡的邊牧。

卡卡是FOGPHOTO攝影工作室的第一位模特。在金玟吟的鏡頭裏,這個漂亮的“小姑娘”目光炯炯,吐着舌頭,黑白相間的毛髮飄逸柔順,可愛極了。很多人就是在網上看到這組照片,帶着寵物專門找來。

到現在,金玟吟已經拍了兩三百隻寵物,以貓狗居多,也拍攝過兔子、蜥蜴、鱷龜。人類與寵物之間的聯繫是如此親密而獨特,對主人來說,寵物不僅僅是動物,還是生命的伴侶,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據着重要的位置。拍攝寵物不僅是記錄外表,也需要去深入瞭解它們的性格和特質,包括它們與主人的故事。

去年12月的一天夜裏,金玟吟在小紅書上收到信息,“狗主人說自己家的狗生了很嚴重的病,不知道還能活多久,想讓我加急拍幾張照片。”那是一隻叫七喜的黑色拉布拉多,很快就被主人從臨海帶到金玟吟的工作室。在主人的陪伴下,七喜十分配合地完成了拍攝。幾個月後,七喜去了“汪星”,那些帶着主人滿滿愛意的溫馨照片,是它來過這個世界的證明。

一個表情、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金玟吟總能捕捉到寵物的另一面。比如,那隻十多歲的薩摩耶,拍着拍着就趴下了,相當於人類壽命六七十歲的它老了,但看向主人的目光依舊那麼溫暖;打着領結的黃色中華田園犬側着頭,微微張嘴露出一小節舌頭,半眯着眼睛,霸氣十足;穿着白色襯衣的法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嘴角上揚,詼諧又可愛……

儘管懷着同樣的熱情,但與拍攝人物肖像相比,拍攝寵物的難度顯然更大。“需要更多耐心。”金玟吟說,在整個拍攝過程中,都需要保持很高的專注度,才能預判誘導並等待鏡頭中的寵物最精彩的瞬間。這個瞬間可能是安靜的、興奮的、活潑的,也可能是睏倦的、疲憊的。

公益

一個寵物攝影師,需要擁有一顆熱愛生命的心。因爲動物的生命也是絢爛的,值得去記錄。這一點,金玟吟心裏很清楚。

4月初,一場流浪犬公益領養活動在臺州萬達廣場舉辦。活動現場,一幅巨大的海報引人注目,海報上印着參加這次領養活動的35只流浪狗的大頭照。拍攝這些照片的攝影師正是金玟吟。

“剛進入義工隊伍的時候,就被告知急需給要被領養的狗狗們拍照片,於是第二天我們就帶上設備前往椒江犬隻愛心驛站拍攝。因爲之前去過一趟,所以去之前我們也大致規劃好了當天的拍攝流程。那天,狗狗們都還沒洗澡修毛,它們也沒有像家養的狗狗那樣被訓練等待、坐下之類的指令,我們就讓王阿姨(王惠萍,椒江犬隻愛心驛站負責人)抱着狗狗拍攝,狗狗們一被王阿姨抱起來就開始鬧騰,特別喜歡蹭阿姨的臉,所以我們拍攝的都是狗狗和阿姨的合照,後期再把狗狗的大頭照裁剪出來。”金玟吟說。

“拍完這次領養日會被帶出去的狗狗之後,我們又開始拍攝在隔欄裏的狗狗。看到我們走近,它們有的會有些警惕,有的會很熱情地吐舌頭搖尾巴,我們拍了51只,是工作室成立以來拍攝過狗狗數量最多的一天。”

這一天的拍攝,也讓金玟吟很有感觸,“每一隻流浪狗都有獨特的故事,有的曾經歷過苦難,有的還在等待着那個能給予它們溫暖家庭的人。在拍攝觀察中,我能感受到它們的眼神中透露出的期待與渴望。”

金玟吟也參加了當天的領養日活動。“看到狗狗們一隻只被大家領養,我覺得我們可以爲流浪動物做點什麼,寵物攝影不僅只是一種藝術形式,當它可以傳遞愛心和溫暖的時候,它就被賦予了更多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