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觀點頻道

人民財評:共創共贏,多路徑發展構築中國汽車產業新未來

——“新能源汽車助推高質量發展”系列財評之四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級執行副總經理 董長征

2009年,中國汽車年產銷量首次雙雙突破千萬輛,15年後的今天,中國新能源車年產銷量有望突破千萬。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已經成爲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關聯度高、帶動性強,同時還是落實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主體。如今,跨國車企、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正在合力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引領產業從“高速發展”的上半場,穩步邁入“高質量發展”下半場。

作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電動化呈現出強大的引領之勢。從最初的“十城千輛”到如今年銷千萬,電動化汽車產品憑藉低碳環保的性能,以及強大的產品力,深受中國消費者青睞。近年來,各大車企持續加碼投入,電動化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不斷湧現,進而帶動汽車產業鏈以及周邊產業的協同發展。

中國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能源特徵、產業發展現狀各有差異,用車場景多樣且複雜,這也對汽車廠商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動汽車產業的綠色低碳發展,需要兼顧多元化能源供應體系,同時爲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選擇。混合動力車(HEV)、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純電動車(BEV)、燃料電池車(FCEV)在內的多路徑電動化產品相繼問世,可謂是百花齊放。未來一段時間內,汽車行業將會是多種能源並存、多種技術交融共生的發展趨勢。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豐田汽車開始電動化技術研發,於1997年推出全球首款量產油電混合動力車。2005年,豐田將HEV進入中國市場,並相繼推出PHEV、BEV、FCEV產品,開啓了在中國的多路徑電動化之路。

今天,跨國車企與自主品牌從最初的競爭關係,已成爲合作共創夥伴關係,共同開啓了中國汽車電動化發展新格局。近年來,豐田分別攜手比亞迪、廣汽集團,通過發揮各自在技術、製造、品控以及產業鏈等領域優勢,以能夠超越中國用戶期待爲目標,打造更具本土化特點的全新電動化車型。多路徑的電動化技術路線以及共創合作模式,爲汽車產業帶來更多活力,也提供了更多發展新思路。對於外資品牌來說,本土化是立足中國市場之本,要不斷加強與中國夥伴的融合聯動,不僅包括國內車企,還包括產業鏈上下游、乃至其他產業。

當前,在智能化走在世界最前端的中國,如何“創造充滿多樣性與笑容的未來移動出行”,成爲各大車企面臨的新課題。而智能化在AI技術的賦能下,有望將“軟件定義汽車(SDV)”發揮到極致。以“提供新的體驗價值,爲每一位顧客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爲宗旨,豐田與志同道合的中國夥伴騰訊集團開啓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結合騰訊的AI大模型、雲、數字化生態等優勢能力,與豐田的SDV等豐富的移動出行技術相融合,爲每位用戶打造個性化、多樣化的移動出行體驗,創造未來移動出行的新價值。

共創共贏,中國汽車產業正在進入“雙向奔赴”新階段。超越汽車製造本身,打破企業之間、行業之間的界限,共赴屬於中國汽車市場的新未來——爲用戶、社會創造一個充滿幸福的未來。

相關鏈接

人民財評:發展新質生產力,AI熱構築智能汽車競爭新高地

人民財評: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驅動力

人民財評:加深本土合作,助力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發展再上新臺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