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傳承文化紐帶 厚植情感認同

——玉林師範學院涉僑研究20年綜述

玉林市是全國著名僑鄉,有着豐富的僑務資源。近年來,玉林師範學院堅持“師範性、地方性、應用型”的辦學定位,聚焦僑鄉特色,弘揚僑鄉文化,爲厚植華僑華人的情感認同、畫好“同心圓”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學校的涉僑研究起步於2005年,經過20年的積累,在平臺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效。

早起步:搭建平臺挖掘僑鄉資源

2005年,學校啓動華僑華人學科建設,獲得廣西重點建設學科的資金資助,並通過內培外引方式,打造一支專業團隊,以平臺爲支撐,挖掘僑鄉資源。2009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下‘X+僑務’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獲得首批廣西壯族自治區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建設立項,學校以歷史學專業爲主體,通過開設與僑務相關的系列課程,形成具有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並重的僑務人才培養體系。2010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僑務辦公室依託學校掛牌成立廣西僑務理論研究基地。2011年,廣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批准成立“僑鄉文化研究團隊”。2022年,“僑鄉文化旅遊融合與創新教師團隊”獲批爲玉林師範學院“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持續的教研平臺與團隊建設,爲僑鄉資源的挖掘整理提供了強力支撐。

廣西人文中心特色研究團隊“僑鄉文化研究團隊”簽約儀式。學校供圖

厚基礎:創新僑務人才培養

近年來,學校積極創新僑務人才培養模式,依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框架下構建《廣西華僑華人史》課程體系的研究”“地方特色課程《華僑華人經濟研究》”等項目,在歷史學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開設僑務模塊課程。在專業發展課程中設置華僑華人史專題、僑務知識與政策、東南亞歷史與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史專題等系列課程。同時開設系列專題學術講座,如《華僑華人的“根、魂、夢”》《玉林僑鄉文化的形成、構成和養成》等。通過多種舉措,提升課程質量和專業能力培養。其中,“《華僑華人經濟研究》高等教育教學軟件”獲2009年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優秀獎,編寫出版自編教材《僑務知識與政策》,形成了課件—教材—課程—項目等多要素一體推進的培養鏈條。

爲提升現有僑務人才的質量和水平,學校參照“八桂學者”項目的運行模式,推進北部灣經濟區重大人才項目專項建設,以高層次領軍人才爲核心,採用“導師+助手”形式,培養中青年僑務研究技術骨幹。

重研究:關注華人華僑生存發展

團隊成員在史料整理、實地考察的基礎上,針對“華僑華人與西南邊疆社會穩定的歷史考察——以廣西爲中心”等課題及相關領域重點發力,爲華僑華人的情感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等實踐研究提供史料基礎。同時,與廣西僑辦聯合組隊,對“廣西興邊富民的邊境僑務研究”“桂東南僑屬企業調查研究”等領域進行實證研究。在“廣西歸僑僑眷民族認同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的玉林僑務檔案的整理與應用研究”“容縣華僑華人歸僑僑眷與民族認同研究”等項目研究基礎上,提出高質量的資政意見和建議,有效推動了僑文化的傳承發展和華僑華人的情感認同。

《廣西海外華僑華人志》。學校供圖

強服務:做好涉橋研究智庫

團隊秉持“厚德博學,知行合一”的校訓,積極服務地方社會,做強涉僑研究智庫,打造出學校服務地方的智庫品牌。

團隊先後承擔了廣西僑務辦公室委託的“廣西僑情資料數據庫建立服務項目”“僑商經濟與廣西創新發展互動機制研究”等,玉林市有關政府部門委託的“玉商玉僑數據庫建設及招商引資機制路徑研究”,容縣人民政府委託編撰《容縣華僑志》項目及《畫說容州千年古韻——線條下的八桂僑鄉文化》。

大力協助地方各類涉僑工作。如爲廣西華僑博物館的提案、公開徵集華僑文物的方案及陳列大綱等提供諮詢,協辦玉林市海外華僑華人玉林懇親大會學術研討會,爲容縣僑家小苑布展方案、容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打造僑鄉特色提出意見,參與《廣西海外華僑華人志》《廣西玉林華僑史》的調研、資料審驗等。

新時代,新起點,學校涉僑研究將繼續心懷“國之大者”,爲增強華僑華人文化紐帶、厚植情感認同、畫好同心圓提供高校智慧。(王易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