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解放軍報

沒有墩苗蓄能,哪能拔節生長

——培塑新時代奮鬥觀、當好新時代奮鬥者系列談③

■韓建軍

無奮鬥,不青春,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春最有效的磨礪。

在“新時代奮鬥觀”大討論中,青年官兵難免會觸及到一個話題,那就是如何把握好墩苗蓄能與拔節生長。對年輕幹部來說,只有正確看待墩苗蓄能與拔節生長的關係,在基層不懈奮鬥、積累能量,打下堅實基礎,才能樹牢新時代奮鬥觀,自覺做新時代強軍事業的奮鬥者。

“根之茂者其實遂。”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爲了讓莊稼生長得更好,通常有墩苗的做法,即在一定時期內控制施肥和灌溉,進行中耕和壓土,儘量讓莊稼根系向土壤深處生長,促進根系發育。比如,冬小麥有一個較好的墩苗期,經受了嚴冬冰雪的磨練,因而根深莖壯,產量高又好喫。同樣,年輕幹部在奮進奮發的路上,也需要經受墩苗期的歷練。基層是試金石、磨刀石,也是鋪路石、墊腳石。年輕幹部在基層墩苗的過程,就是在幹事中長本事、在歷練中強能力的過程。可以說,墩苗是歷練年輕幹部的重要環節,絕不是可有可無的選修課,而是精武強能的必修課。

時代向前,青春向上。奮鬥始終是青年官兵的主基調。年輕幹部的墩苗期,是成長期,也是奮鬥期。在這段時期,決不能停滯不前,熬年齡、熬經歷,而應該持續奮鬥、深接地氣、蓄足能量。基層是軍隊的基礎和終端,最能反映軍情,最能感知兵味。紮根基層、勤奮耕耘,可以充分掌握一線的實情,體味士兵的酸甜苦辣,加深與士兵的感情。這正是年輕幹部成長成才的重要一課。事實證明,誰能在基層沉潛下來、勤修苦練,誰就能找到放飛夢想、施展才華的人生跑道,在平凡中創造非凡,幹出一番事業來。

宰相起於州郡,猛將發於卒伍。今天,很多年輕幹部都認識到,需靠素質立身、憑實績進步,過硬能力是成事之基,也是拔節生長的“硬通貨”。過硬的本領從何而來?很重要的就是要在墩苗期歷練磨礪、摔打淬火。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幹霄戰風雨。沒有人天生就能堪當大任,唯有多加磨礪才能鍛造出一副鐵肩膀。基層是最好的課堂,崗位是最好的平臺,任務是最好的作業。年輕幹部要想有所作爲,就要堅持從現在做起、從基層幹起,多經風雨、壯筋骨、長才幹。如果不願淬火、躲避摔打,就不可能歷練成才,也難堪大任。

奮鬥的路上,每一步都算數。在基層墩苗積澱的厚度,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一個人未來事業發展的高度。事實上,只有做到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才能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曾任我軍總參謀長的楊得志將軍,在回憶人生經歷時講:“經過基層排長、連長、營長這幾個關鍵性崗位的鍛鍊,受益一生、非常重要。”老一輩戰將如此,新時代年輕幹部同樣如此。愛軍精武標兵馮世清認爲:“在基層淌的汗水、流的淚水,都是促人成長的肥水”;愛軍精武標兵、清華大學畢業的樂焰輝談道:“基層經歷讓我從‘嫩肩膀’變成了‘鐵肩膀’,讓我在接地氣中有了打勝仗的底氣”……正是在基層墩苗中,一批批年輕幹部蓄滿能量,向陽生長,漸成棟樑。

墩苗的目的是夯基蓄能,讓年輕幹部在積蓄力量中拔節。然而,也有少數年輕幹部不能正確看待墩苗與拔節的辯證關係,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幹事創業的熱情動力。有的年輕幹部感到“提拔困難、發展不順”,繼而出現焦躁情緒,個別新畢業排長剛下連隊就找後路、想調動;有的以進步“快慢”、職務“高低”論成敗,達不到個人期待就容易“心灰意冷”;還有的“官本位”思想嚴重,快到最低年限就沉不住氣、靜不下心。殊不知,沒有墩苗蓄能,哪能拔節生長?沒有關鍵崗位的實踐鍛鍊,如何能挑起更重的擔子?

墩苗是不可多得的財富,也是向上攀登的基石。莊子有言:“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是隻準備三餐,還是“宿舂糧”,抑或是“三月聚糧”,所達到的結果迥然不同。欲“適千里”者,必須下一番墩苗的苦功夫,誰也偷不得懶、取不得巧。年輕幹部堅持以奮鬥爲本,多經“風吹雨打”,多捧“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積極投身各種各樣的鬥爭,就能更加從容地應對各種急難險重任務,人生就會多幾分出彩、幾分成功,成爲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要墩苗更要護苗、愛苗。好乾部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成長爲一個好乾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墩苗雖然利於年輕幹部成長,但也有一個適度適量的問題。倘若墩苗期過長,可能就會錯過向上生長的最佳時機。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要做年輕幹部的知心人,格外關注墩苗期的年輕幹部,既壓擔子,也搭梯子;既摔打磨礪,也關心厚愛,積極爲他們成爲棟樑之才創造條件,萬萬不可把暖心聚心、搭臺賦能、激勵成長的工作停留在口號和文件裏。

(作者單位:93682部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