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你就可怜她一下吧!公元前204年5月,刘邦在河南宫成皋台,和宠妃管夫人、赵子儿寻欢作乐,刘邦今天心情特别好,于是两个宠妃一起说了个请求。原来,早些年,管夫人、赵子儿和薄姬同时进宫,成为刘邦的妃子,可刘邦后宫佳丽众多,哪里宠幸得过来啊!三个人非常寂寞,加上性情相投,成为了相交莫逆的姐妹,于是相约“先贵无相忘”。一年过去了,管夫人和赵子儿先后被刘邦宠幸,可薄姬始终没有见到刘邦的机会,一个人在深宫内寂寞度日。薄姬是河东安邑人,自小容貌优美,嫁给了魏王豹,后来魏豹被曹参打败,薄姬成为了汉王刘邦的后宫妃子。

薄姬性情疏淡,不喜与人争宠,天长日久,就变成了后宫的闲棋冷子。管夫人和赵子儿很重感情,从来没有忘记当年微末时的誓约。管夫人看到今天刘邦兴致特别高,就趁他心情好的时候说的薄姬的事。刘邦听完之后动了恻隐之心……接到喜讯之后,薄姬赶紧沐浴梳妆。夜色如水,春风温柔。刘邦兴致勃勃来到薄姬住处,薄姬含情脉脉地说:“明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有一条苍龙盘踞在我的肚子上!”刘邦正在脱衣服的手僵硬了一下,深深地看了薄姬一眼,轻轻一笑:“这是吉兆,今天我就帮你实现这个愿意。”此夜过后,刘邦就没有再宠幸过薄姬,然而,薄姬却怀孕了!公元前202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刘恒,8岁那年被封为代王。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吕后执掌大权,她将刘邦宠信过的妃子全部幽禁起来,薄姬被刘邦冷落多年,侥幸逃过一劫,吕后并没有动她。但薄姬却陷入了恐惧当中。后宫残酷的倾轧和杀伐让她胆战心惊,谁知道哪天吕后想起她来,会不会下毒手!薄姬请求去往代地,与儿子共同生活,吕后答应了,还送了她许多礼物。

薄姬远离了长安这个是非之地,在代地平静地生活着,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却改变了这一切!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陈平、周勃等将吕氏一族杀得干干净净。其后,经过一番权衡,代王被拥立登基,是为汉文帝。薄姬也成为皇太后,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这个曾经被刘邦冷落的女人,终于成为了西汉帝国的“女主人”。薄姬与刘邦的这段“往事”,被记载在《史记》中。入宫时,薄姬从来没有想过能够成为皇太后,所以她不争、不抢,却幸运地躲过了吕后的迫害。薄姬远离长安,又让她和儿子躲过了那场天崩地解的杀伐,这不得不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象这样的桥段,在《史记》中非常多,如薄姬这样不争不抢的,却能够笑到最后。世间聪明之士数不胜数,而天下顶尖聪明的人都在庙堂之中,这些人的明争暗斗,杀伐剧烈,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然而,命运的大手,往往喜欢把胜利赋予那些善于忍耐、坚忍不拔、审时度势的“旁观者”。

在《史记》中,从刘恒登基的前后来看,薄姬能够笑到最后,纯粹是因为运气好。如果管夫人和赵子儿是薄凉善嫉的性子,她不可能有机会被临幸。如果薄姬不是易孕体质,也不会一次就怀孕生下刘恒。如果不是刘邦冷落薄姬,谁敢说她不会象戚夫人那样悲惨!如果薄姬不是远离长安,谁敢保证她能够活下来?所以,薄姬的“幸运”完全是“被动”式的,但这个事件所揭示的规律,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通往成功之路的样板。很多时候,当情况复杂、敌人势大、群雄争霸的时候,不妨退避三舍,默默积蓄实力,等敌人两败俱伤时突然杀出,坐收渔人之利,岂不美哉?那些争抢的最厉害的,实力最强的,往往在无意中成为了别人的炮灰而不自知。读《史记》最大的益处就是能够汲取古人的智慧,在历史中成长,所以这两本书被许多成功人士日夜研读揣摩,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那么,《史记》讲的大多数是帝王将相、人间豪杰的事情,对于我们普通人能什么益处呢?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即便是普通人,我们也会遇到人生的迷茫、职场的坎坷,这些困惑和挑战,历史上的那些顶级智慧之士,早已经提出了无数的解决样板,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诸多人读史之后,人生豁然开朗就是这个原因。喜欢读史,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职场助力,避开职场中的风险。更能够让我们迅速成熟起来。读史的人往往思想深邃、见识广泛、眼界宽广。数千年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成就了“腹有读书气自华”。况且,《史记》《资治通鉴》文字优美洗炼、叙事引人入胜,被称为“无韵之离骚”,既能开启智慧,又能提升文学修养。也就是一顿饭钱,却有可能改变你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