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記載:因爲狄戎威脅,古公亶父不得不遠走他鄉,“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

由此可見,周人起初叫豳人,因爲遷到岐山周原,故而更名爲“周”。周原淵源已不可考,但甲骨文記載武丁時有一週國,後被滅亡。

問題在於:周人起源的“豳地”何在?對此,現代考古又一次發現“巧合”,據此終於框定區域,如此也就難怪古公亶父遷到周原了。

考古印證周人歷史

所謂豳地,文獻記載本義是指豳山,又用作古都邑名,后稷曾孫公劉遷居於此,大概在今甘肅省寧縣、正寧、陝西彬州市、旬邑縣一帶,就是位於涇河中游。

巧合的是,在涇河中游的考古,又一次發現諸多可與史書對應的“巧合”,比如以下三個:

首先,詩經大雅記載周人早期生活狀態時,提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其中,古人挖穴或挖洞燒陶,因此陶復陶穴是指居住在地穴或窯洞中;而甲骨文中的家與室都是地面建築,且各自功能不同,“未有家室”至少可以說明沒有大型宮殿。

現代考古發現,在古公亶父時代之前,涇河中游只有窯洞、半地穴、地面夯土房屋三種,沒有發現大型宮殿。

其次,史記記載周人善於農耕,公劉時“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現代考古發現,周人以粟米爲主糧,說明周人的確善耕;同時,周人還大規模飼養牛羊豬等牲畜,故而纔會出現“畜積”,纔有多餘的牲畜。此外也可看到,周人崛起有其生活基礎。

第三,史記記載古公亶父遷岐時,說“乃與私屬遂去豳”,這就說明當時周人並未形成強力統治,故而只能號召“私屬”遷岐。現代考古表明,該區域的確尚未形成大規模高等級的聚落形態,比如陝西旬邑棗林河灘遺址僅8萬平,還是以小規模的村落爲主。

因此,如今雖然還不能確認古公“豳地”的具體位置,但結合文獻與考古看,“豳地”大致是在關中涇河中游區域。或許,夏后氏政衰後,周人來到了這裏生活了400餘年,與狄戎雜處。

難怪古公亶父遷岐

史書記載,因爲狄戎威脅,即“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的情況下,古公亶父不得不遠走他鄉。

但問題是,古公亶父爲何不往其他地方遷徙,而偏偏遷徙到岐山周原呢?

其實,鍶同位素分析結論是當地一部分人是外來的,其中不少來自北方,不僅印證了史書上的周人“奔狄戎之間”,而且也反映周人面臨狄戎威脅。

因此,古公遷徙的理由是可信的,但身處關中涇河中游區域的古公亶父,沒有其他地方可去,只能遷往岐山周原方向。

其中,武乙時期商人勢力不斷向西挺進,比如武乙就曾巡視渭河,由此就擠壓了鬼方勢力,導致鬼方不斷從晉陝高原南下進入關中,後來季歷“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打擊的就是鬼方勢力。而在西北、北方有狄戎勢力,西部有羌人勢力,西安一帶本是商朝崇國所在。

史書記載,古公亶父的妻子爲太姜,而姜是當時羌人姓氏,這就說明古公亶父與羌人部落聯姻、乃至結盟。如此,古公亶父向寶雞一帶遷徙也就順理成章了。

當然,古公遷岐應該是得到了商朝同意,相當於讓其作爲西部屏障之一,竹書紀年雲“(商王武乙)三年,自殷遷於河北。命周公亶父,賜以岐邑”。

餘論

關於本文話題,還有兩點值得一提:

首先,近兩年來,通過對陝西咸陽句邑縣“西頭遺址”的考古研究,如今已經基本確認該遺址與守護西周王畿的“豳師”密切相關。週中期以來的銅器銘文中,多次提到“豳師”,考古發現的西頭遺址是最可能的駐紮地。因此,這就佐證了古公豳地在關中涇河中游。

其次,近年曆史虛無主義成風,網上流傳周人“外來說”,但以文獻與考古來看,周人顯然源自本土。即便更早的周人來源,現在的確存在爭議,但公認的兩種觀點是關中說或山西說,這兩種說法都有相關證據,而“外來說”卻沒有證據佐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