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谭其骧绘制的669年唐朝全图中,可以看到唐朝最西边呈现一个鱼尾状,而鱼尾最西南一角写着“波斯都督府”。根据这幅地图来看,唐朝最西已经到达了伊朗高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但唐朝真正管辖过伊朗吗?

谭其骧669年唐朝版图的波斯都督府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的背景。在唐朝崛起之前,西亚有一个超级大国,也就是波斯。而萨珊王朝,是波斯历史上第三个王朝了,前面还有阿契美尼德王朝和安息王朝。萨珊王朝曾经也十分强大,和罗马长期在两河流域争霸。可唐朝建立之初,萨珊王朝已经有了400年的历史,帝国也早已衰败不堪。

在萨珊王朝衰落的时候,阿拉伯帝国崛起了。630年,穆罕穆德建立阿拉伯帝国,此后帝国四处扩张。637年,阿拉伯攻陷了萨珊王朝的首都泰西封,波斯国王伊嗣埃三世东逃。不久,波斯最后的军队在纳哈万德战役中被击溃,伊嗣埃三世又继续向东逃走,逃到了波斯东北的呼罗珊。651年,伊嗣埃三世被一位磨坊工人刺杀,萨珊王朝正式结束。

当时正值唐太宗时期,伊嗣埃三世曾在638、639年以及647、648年向唐朝请求军事援助,但唐太宗都拒绝了。毕竟,当时唐朝到波斯之间还有西突厥阻挡,唐朝是不可能出兵的。

此后,波斯的残余势力就退守到波斯东北以及吐火罗一带,继续抵抗阿拉伯的入侵。伊嗣埃三世的儿子卑路斯就带领一部分波斯人到达了吐火罗,得到了当地小国的保护,暂时安定下来。654年,卑路斯向唐朝发出了救援的请求,但依然被唐朝拒绝。

657年,唐高宗灭了西突厥,这就让唐朝通往西亚的道路敞开了。与此同时,当时阿拉伯帝国也扩张了中亚地区,导致中亚的昭武九姓纷纷投靠唐朝,寻求唐朝的军事保护。因此,中亚现在出现唐朝和阿拉伯对峙的局面。

661年,卑路斯再次遣使向唐朝求援。当时唐朝军队最远只能到达伊犁河一带,不可能远征到西亚。但为了巩固中亚抵抗阿拉伯东进的战线,唐朝还是派遣使者去会见了波斯王子。这一年,唐朝就册封卑路斯的驻地为波斯都督府,卑路斯为当地都督,662年唐又册封卑路斯为波斯王。

从这个过程来看,唐朝并未给与波斯王子任何真正有帮助意义的东西,军队到达不了,资金上也提供不了援助。唐朝册封波斯波斯都督府,也只是一个名义罢了,谈不上实质上的管辖。正如东汉册封日本,唐朝册封新罗、宋朝册封西夏一样,都是一些象征罢了。

另外,即使波斯都督府算为唐朝疆域,那也是661年到663年,而谭其骧绘制的这幅地图取的时间是669年(因为这一年唐朝才灭高丽),波斯都督府早已不存在了。因此,这幅地图出现了严重的错误。错误就是地图开疆。

两年后,阿拉伯帝国就攻陷了疾陵城,卑路斯被迫流亡。他能够去哪里呢?只能去唐朝。卑路斯就一路东逃,进入到了西域,也就是唐朝的势力范围之内。674年,他终于在长安见到了唐朝皇帝,也就是唐高宗。

长安发现的波斯王子墓碑

卑路斯死后,唐朝于679年护送其子泥涅师返回吐火罗,继续和阿拉伯做斗争。但是唐朝的军队只护送到碎叶城就返回了,泥涅师只能自己前往吐火罗抵抗了。泥涅师在吐火罗坚持了20年,最终还是失败,再次逃亡唐朝。707年,泥涅师重返长安,被册封为左威卫将军。

泥涅师东逃后,其子普尚还在吐火罗坚持抵抗,但情况到底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册府元龟》记载,在唐玄宗时期还有“波斯王”朝贡的记载,而且数量多达16次,十分异常。这些“波斯王”很可能是一些波斯后裔以及中亚商人冒充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唐朝的赏赐。

阿拉伯帝国

萨珊王朝灭亡后,有大批的波斯人就直接定居在了中国,后来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例如,唐末五代时期蜀地有一个文人,名为李珣,“本蜀中土生波斯也”,是波斯人后裔,但早已融入到汉族之中。他留下了一些词作,其中有几十首被收录到《花间词》,可见其文学水平较高。李珣还写下了一本医术——《海药本草》,也就是记载海外的各种医药,是中国第一部海药专著。

相关文章